*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刑事处罚中“罚款”就叫罚金,是一种刑罚,与行政处罚里的罚款性质截然不同。 2、刑法在行贿罪处罚条款中没有规定罚金,只规定了“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相关法律规定: 一、《刑法》第五十九条【没收财产的范围】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
自然人犯本罪,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
那要看员工的行贿行为是个人主导还是单位主导,如果是单位授意或指示其行贿,公司承担法律责任,如虽然是员工个人行为,但行贿后的所得为单位的收入,那么仍然属于单位行贿罪。单位行贿罪立案标准比较高,一般在二十
(1)犯罪主体不同。行贿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则既可以由自然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 (2)犯罪客体和对象不同。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对象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
不构成单位行贿罪,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依法只有国家工作人员。虽不构成单位行贿罪,但可构成对单位行贿罪。 《刑法》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
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行贿罪的认定具体如下: 1、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次要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构成行贿罪。如果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
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说,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行贿罪的主体。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即为年满16周岁。行贿罪的主体,指的是行贿罪的犯罪主体,也就是可以犯行贿罪的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