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我国民法的正式渊源包括: 1、宪法中的民法规范; 2、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以及民事单行法; 3、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事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规章; 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释规范性文件; 7、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另外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的重要性如下: 1、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
中国死刑的种类有: 古代斩首、断头台绞刑、绞杀、投寰、套白狼、立枷、枷项踏刑磔刑、车裂、五牛分尸、五马分尸、碾刑、火刑、烹刑、油炸、炮烙、点天灯、烤刑、炙刑毒药、鸩杀、吞金溺刑活埋、坑杀饿刑、幽死、恐怖梨、饥饿面具钝击、杖毙、扑杀、金瓜击顶
把每年的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设立“国家宪法日
《宪法》有下列四个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也称主权在民原则,意思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 2.基本人权原则。 3.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 4.法治原则。法治原则又称依法治国,其基本含义是依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万法之源,但宪法又不具有直接的约束性的强制力,而是通过其它法律来实现的,民众对宪法的理解的知晓反到不如其它基本法律,所以确定宪法日,有利于提升全民的宪法意识和宪法精神。况且我国
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公司员工的直系亲属,直系亲属一般包含父母、配偶和子女发生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员工所在公司的行政领导批准之后,酌情给予一到三天的丧假。如果员工的直系亲属在外地发生死亡时,且需要员工本人去外地亲自料理丧事的,所在
宪法宣誓在我国2018年写入宪法。2018年2月24日,第10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宪法第27条增加了一款,这个条款就是宪法宣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拥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