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犯罪中止的形式是哪些?
犯罪中止的形式是哪些?

犯罪中止的形式是哪些?

2020-01-11 118
普法内容
属于犯罪中止的形式有: 1、根据对中止犯中止行为的要求,可以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2、根据犯罪中止的时间,可以分为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 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犯罪中止的行为包括哪些形式
    犯罪中止的行为包括哪些形式

    属于犯罪中止的形式: 1、根据对中止犯中止行为的要求可以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2、根据犯罪中止的时间可以分为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 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0-11-21 174
  • 哪些形式是属于犯罪中止,有哪些规定
    哪些形式是属于犯罪中止,有哪些规定

    属于犯罪中止的形式有: 根据对中止犯中止行为的要求,可以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根据犯罪中止的时间,可以分为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1-05-11 33
  • 哪些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不同解释是哪些?
    哪些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不同解释是哪些?

    (一)行为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

    2024-06-05 27
专业问答更多>>
  • 犯罪中止有哪些形式,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一.犯罪中止有哪些形式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所有停止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自然也只是在某些直接

    2022-10-28 15,340
  • 哪些形式是属于犯罪中止,有哪些规定

    属于犯罪中止的形式有: 1、根据对中止犯中止行为的要求,可以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2、根据犯罪中止的时间,可以分为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2023-10-10 15,340
  • 犯罪中止的类型有哪些, 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该罪的犯罪形式是怎样的

    (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1、预备中止 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

    2022-03-18 15,340
  • 犯罪中止的形式形式形式是哪些内容?有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这一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

    2022-07-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01:14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第一,当事人一方死亡,要等候继承人是否参与诉讼案件的。第二,当事人一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也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第三,代表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止,还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第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参加诉讼的,应当中止诉讼

    1,309 15,340
  • 公司破产清算中止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01:02
    公司破产清算中止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执行过程中,对一些债权人申请破产的案件,人民法院受理以后,有时债务人可能会与债权人团体达成和解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生效后,破产程序就会中止。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两种后果: 第一,破产宣告受到阻却。据此,清算组成立和接管财产的情况无从发生,债务

    1,157 15,340
  • 专利权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01:34
    专利权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专利权终止分为保护期限届满的终止和保护期限届满前的终止。不同种类的终止原因各不相同。 首先,保护期限届满的终止是因为专利具有保护期限,在保护期内,任何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都不能为生产、经营使用他人

    2,80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