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是诈骗罪还是民事欺诈
是诈骗罪还是民事欺诈

是诈骗罪还是民事欺诈

2024-05-30 30
普法内容
(1)在主观方面:民事欺诈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通过瞒、哄、诱导的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对其不利而对欺诈行为人有利的行为,通过“履行义务”的合法形式,谋取非法利益,其实质是“不法获利”,主观故意是间接的。而诈骗行为则不同,行为人主观上根本没有担负义务的动机,只企图虚构事实迷惑受害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非法占有,其主观故意是直接的。 (2)在内容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完全是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根本不具备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而欺诈行为人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扩大,属部分内容不真实,且有一定承担义务的能力和条件,也就是说其所实施的行为中有合法的民事内容的部分。 (3)在后果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为了非法占有,巧取豪夺,不择手段,诈骗的财物数额往往非常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秩序。 二者虽然在客观表现上相似,但在构成要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一房二卖是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
    一房二卖是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

    “一房二卖”属于一般民事纠纷还是合同诈骗犯罪,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卖房者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和动机。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为了获取更高利润,并无非法占有他人房款的意图,应当承担民事违约责任; 相反,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打

    2021-04-24 193
  • 这是欺诈还是诈骗
    这是欺诈还是诈骗

    当托一般属于诈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行为人诈骗数额较大的,可以构成诈骗罪。

    2020-04-30 33
  • 什么是民事欺诈罪,如何认定民事欺诈罪
    什么是民事欺诈罪,如何认定民事欺诈罪

    民事欺诈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行为无效,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情节轻微的,按民事纠纷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2024-05-19 39
专业问答更多>>
  • 美容院欺骗消费者是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

    现在国内的美容医院和美容院是分不清的涉及到欺骗也要有足够的证据假如你投资美容院被骗就是诈骗你在里面消费啥都不算没有证据充其量就是全额退款。

    2022-10-08 15,340
  • 套路嫖属于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

    套路嫖属于刑事诈骗,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由技师给客户提供普通按摩服务或者以多送会员卡金额的方式,不让客人退卡退款,从而骗取客户的充值消费款项,属于非法占有目的,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

    2023-11-01 15,340
  • 许诺高息借款无力偿还是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犯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

    2022-11-20 15,340
  • 法律上欺诈是民事行为,还是欺诈行为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

    2022-05-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诈骗是民事还是刑事 01:08
    诈骗是民事还是刑事

    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是刑事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

    3,332 15,340
  • 诈骗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01:06
    诈骗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诈骗行为属于刑事还是民事,要看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一旦符合了构成要件,便属于刑事范畴,不符合的话,就属于民事的欺诈行为。对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主体

    4,075 15,340
  •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01:02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1,66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