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实施了犯罪行为之后仍留在现场等待的不可直接视为自首行为,然而,倘若犯罪者被警方逮捕后能够坦白地交代自身所犯之罪行,那么,这将有望被法律认可为自首行为。遵循我国法律相关条款,对于犯罪嫌疑人能否被认可为自首,将需满足如下两个条件:首先,犯罪嫌疑
只要在作案后,主动把自己置于警方的控制之下,无逃避处罚的意思,一般都属于自首。作案后在现场等待被捕并不属于自首行为,但如果在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可以认定为自首。在量刑时会予以考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第一条第 (一)项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
这在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引用一篇文章作为参考。 交通肇事后报警能否认定为自首 近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浙江高院《意见》, 2009年8月21日开始执行
交通事故发生后,有些人因害怕承担交通事故造成的民事赔偿责任或刑事责任而逃跑,但他们不知道逃跑会导致更大的错误。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首的犯罪分子可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以自首。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与自首并不冲突,交通肇
不一定,犯罪嫌疑人是自首的,虽然不影响其申请取保候审,若嫌疑人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是因为办理取保候审需要一个过程,根据具体案情和司法机关掌握的具体情况,有的可以当天办理,有的需要往后推迟,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
交警没来移动现场,不一定就是全责。目前我国并没有这个规定。交警没来移动现场,跟是否承担交通事故全责,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最好不要挪动太大范围,挪到安全地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只有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