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肇事法律如何规定呢?
交通肇事法律如何规定呢?

交通肇事法律如何规定呢?

2020-09-26 355
普法内容
交通肇事涉嫌交通肇事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交通肇事逃跑构成交通肇事罪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交通肇事逃跑构成交通肇事罪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问题解答: 交通肇事逃跑不一定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逃跑使人丧命或者重伤就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追究刑事职责;后果不严重进行行政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

    2024-05-11 22
  • 法律规定交通肇事该如何判断逃逸
    法律规定交通肇事该如何判断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以下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

    2024-06-01 20
  • 交通肇事如何定性,怎么惩罚交通肇事呢
    交通肇事如何定性,怎么惩罚交通肇事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

    2024-05-18 23
专业问答更多>>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如何判刑的呢

    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

    2022-08-09 15,340
  •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如何确认?

    对于交通肇事罪可以根据其相关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认定: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侵犯的客体为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必须实施了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造成严重后果的

    2023-12-21 15,340
  • 交通事故肇事人要注意什么呢,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肇事人要注意: 1、不要随便签署赔偿协议; 2、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治疗; 3、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 4、赔偿责任要及时承担。

    2023-12-06 15,340
  • 刑法如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3-06-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定义交通肇事逃逸 01:20
    如何定义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逃逸是指逃避救助被害人的义务,一般来说,只要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救助被害人的,就可以认定为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

    6,912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如何认定的 01:31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如何认定的

    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情形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

    2,125 15,340
  •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01:26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如下: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但过错程度不同,犯罪严重程度不同。有轻罪或者轻罪的,应当适用缓刑,犯罪过重或者过重的,不应当缓刑。情节严重造成事故的,应当给予实际处罚,判处实刑,不宜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

    1,057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