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伪造驾驶证能追究什么责任
伪造驾驶证能追究什么责任

伪造驾驶证能追究什么责任

2020-01-27 137
普法内容
伪造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以下法律责任: 1、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伪造驾驶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驾驶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依法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3-12 149
  • 伪造变造票据如何追究责任
    伪造变造票据如何追究责任

    伪造人伪造签章,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的,其本人签章不在票据上出现,所以其伪造的票据或签章无效,伪造人不负票据责任。伪造票据的不法行为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等。票据责任和承担伪造票据的责任是两回事。

    2020-02-21 409
  • 伪造变造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伪造变造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形,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是需要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于构成犯罪的情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8-27 955
专业问答更多>>
  • 伪造机动车驾驶证可以怎么样追究责任呢

    行为人伪造机动车驾驶证是违法行为,是会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犯罪,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6-10 15,340
  • 伪造或者变造机动车驾驶证,是否能够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驾照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依法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2、伪造和变造驾照构成犯罪

    2021-11-19 15,340
  • 伪造造谣在战时能够追究到什么刑事责任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 1、构成本罪既遂的,可以追究其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2、犯罪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处3-10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3、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追究其1

    2023-11-29 15,340
  • 无证驾驶怎么追究党纪责任

    《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022-12-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 01:02
    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

    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如下:变造票据可能需要承担被判处一到六个月的拘役、并处一万元罚金的刑事责任,当然,这是变造票据入罪之后才会受到的、最低的刑事处罚。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金融活动秩序;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1、伪造、变造本票、支票、汇票

    1,841 15,340
  • 代签合同怎么追究责任 01:17
    代签合同怎么追究责任

    代签合同追究责任的如下: 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负连带责任; 2、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职责,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责任; 3、无权代理造成损害的责任。 (1)如果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

    637 15,340
  •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01:03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火灾可以分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灾,以及过失造成的火灾,所以需要分情况判断。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

    3,73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