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法典规定故意损坏他人车辆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民法典规定故意损坏他人车辆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民法典规定故意损坏他人车辆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2024-07-08 24
普法内容
损坏他人机动车,是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包括维修车辆的费用及停运损失等。公安机关可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数额较大(一般5000元以上),涉嫌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财产损失计算方式】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故意损坏他人车辆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故意损坏他人车辆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故意损坏他人车辆,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包括维修车辆的费用及停运损失等; (2)公安机关可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数额较大,一般5000元以上,涉嫌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

    2023-10-24 280
  • 民法典规定破坏他人的坟会负什么法律职责?
    民法典规定破坏他人的坟会负什么法律职责?

    根据法律限定,破坏他人家祖坟隶属违背治安管理做法,同时也隶属民事纷争案件。不但能够要求侵害人赔偿修改花费,还能够主张精神赔偿。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五条有下列做法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捕;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

    2024-06-16 22
  • 民法典规定损坏他人手中的第三方财物
    民法典规定损坏他人手中的第三方财物

    有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有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通常违法做法,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限定,予以拘捕或警告,单处或并处罚金,责令赔偿

    2024-06-25 18
专业问答更多>>
  • 故意损坏他人东西的法律规定

    故意损坏人物品的需要按照财物毁坏的程度来确定,如果是财物毁坏的数额价值较小的,此时只能对实施故意毁坏财物行为的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如果是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数额较大的,该行为人就会被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

    2023-09-20 15,340
  • 故意损坏他人车玻璃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故意损毁的车玻璃达到五千元以上的,则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依据:《

    2023-02-13 15,340
  • 故意损坏他人的车辆怎样构成刑事案件

    故意破坏他人车辆如果造成财物损失数额较大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的,处5日以上10日以

    2023-09-25 15,340
  • 怎样量刑损坏他人车辆的

    根据法律规定,故意损坏他人财产不足两千元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可以并处罚款。

    2023-07-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犯法吗 00:51
    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犯法吗

    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犯法。故意损坏他人物品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也就是故意毁坏财物罪,一般是指,故意实施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从而构成犯罪的行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

    4,918 15,340
  • 故意损坏他人手机怎么赔偿 00:58
    故意损坏他人手机怎么赔偿

    故意损坏他人手机,属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赔偿标准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定。如果手机价值低于5000元,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手机的价值超过人民币500

    4,544 15,340
  • 民典法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00:54
    民典法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应当根据损害情况确定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明确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因此,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应当由引起险情

    2,40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