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间借贷是不是合法 民间借贷能否采取口头形式
民间借贷是不是合法 民间借贷能否采取口头形式

民间借贷是不是合法 民间借贷能否采取口头形式

2020-06-21 149
普法内容
公民个人与个人之间,或者公民个人与企业及其他组织之间,出于自愿原则,并且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借贷是合法的。民间借贷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是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间借贷是不是可以采取口头借款?
    民间借贷是不是可以采取口头借款?

    自然人之间借款可以是口头协议方式。口头协议的最大弊端是发生纠纷时无法举证,除非对方承认借贷事实或者您有其他证据证明,否则难以确认双方借贷关系的存在,因此还是签订书面形式的借款合同。

    2021-04-24 230
  • 民间借贷能否采取口头形式,需要约定借款用途吗
    民间借贷能否采取口头形式,需要约定借款用途吗

    民间借贷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是否需要约定借款用途由双方协商决定。民间借贷最保险的做法还是采取书面协议形式,这是发生纠纷时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民间借贷的出借人最好与借款人约定借款用途,以保证借款资金的安全;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追究恶意

    2024-05-24 8
  • 借款合同能否采取口头形式
    借款合同能否采取口头形式

    借款合同能采取口头形式。只要借款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合同的内容真实合法的,借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口头形式、书面形式等都是有效的合同形式。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2021-04-22 125
专业问答更多>>
  • 民间借贷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提出借款吗

    民间借贷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是否需要约定借款用途由双方协商决定。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用途,出借人可以监督借款人使用借款情况,发现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的,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

    2022-06-10 15,340
  • 2022年民间借款合同可否采取口头形式

    不可以。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

    2022-11-20 15,340
  • 民间借贷的口头形式是否需要约定借款用途

    民间借贷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是否需要约定借款用途由双方协商决定。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用途,出借人可以监督借款人使用借款情况,发现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的,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

    2022-06-08 15,340
  • 民间借贷的定义是什么民间借贷是否合法吗,民间借贷是否合法合法吗

    一、民间借贷的定义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分为民间

    2022-03-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间借贷是否合法 01:12
    民间借贷是否合法

    民间借贷只要与法律规定的条件相符合,即合法。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行为,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有约定要支付利息的,那么借款的利率必须要遵守规定。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能适当的超过银行的利

    5,335 15,340
  • 民间借贷合同能解除吗 01:12
    民间借贷合同能解除吗

    民间借贷合同也可以解除,但需要满足约定或者法定的条件。具体来说,能够解除的民间借贷合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双方事先约定了特定的条件下能够解除民间借贷合同;2、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协商的方式,解除民间借贷合同;3、出现了法律规定

    1,105 15,340
  •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562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