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工伤事故四不放过原则
工伤事故四不放过原则

工伤事故四不放过原则

2022-04-16 7,608
普法内容
依照相关规定,工伤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指的是: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4、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要求,对于工伤事必须严肃认真地调查处理,接受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该原则是 于2004年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提出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四、严格安全工作责任制 对责任不落实,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要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近期发生的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决定派出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作出严肃处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四不放过原则是: 国家要求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在处理时实施“四不放过”原则。 即对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

    2020-06-12 939
  • 四不放过原则是哪四条
    四不放过原则是哪四条

    四不放过原则具体如下: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 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对事故责任者要严格按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

    2021-12-17 34
  • 三不违和四不放过原则
    三不违和四不放过原则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020-07-22 2,730
专业问答更多>>
  • 事故调查中“四不放过”的原则是什么

    国家对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指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

    2024-09-20 15,340
  • 建筑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是哪些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具体内容是; (4)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2)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024-09-20 15,340
  • 什么是安全事故处理坚持的"四不放过"原则?

    安全生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是指国家对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2022-10-28 15,340
  •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国家对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指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

    2024-09-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什么原则 02:03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什么原则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原则有: 1、行为责任原则,如果当事人对某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是因其的相关行为导致,而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则无需不负事故责任。 2、因果关系原则,需要确认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其相关的行为必须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

    1,097 15,340
  • 工伤保险费根据什么原则确定费率 00:54
    工伤保险费根据什么原则确定费率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

    2,469 15,340
  • 工伤赔偿不能超过多久 00:56
    工伤赔偿不能超过多久

    工伤赔偿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开始计算。超过时效,则不受法律保护。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

    3,128 15,340
陈忠律师 陈忠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劳动纠纷、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8-2271-45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