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一方擅自处理共同财产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方擅自处理共同财产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方擅自处理共同财产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4-25 87
普法内容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因此,如果被处理的是为日常生活需要的财产,属于有权处分,夫妻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如果不是为了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的较大的财产,则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就处分的属于无权处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民法典》于2021年1月1号生效)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行为一方擅自处理共同财产,使权利丧失
    行为一方擅自处理共同财产,使权利丧失

    一方擅自处理共同财产的行为没有法律效力,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

    2021-04-14 140
  • 夫妻单方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买卖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夫妻单方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买卖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夫妻单方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但是如果另一方进行追认的,则买卖合同有效。

    2021-02-17 173
  • 一方擅自处置房产的效力
    一方擅自处置房产的效力

    如果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在没有对财产进行分割的情况下,部分共有权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例外的情况是,第三人有理由相信夫妻一方对财产的处分是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应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如果该房产是一方个

    2021-02-17 105
专业问答更多>>
  • 夫妻一方擅自处置共同财产效力是怎样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夫妻一方擅自处置共同财产无效。 但如果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善意第三人可以要求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自己的损失。

    2023-08-13 15,340
  • 共同财产一方擅自处分是否能追回

    夫妻一方赠与共同财产,法律上是可以追回的。 夫妻双方应协商一致,任何一方无权单独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若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赠与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夫妻中的另一方有权请求受

    2023-01-26 15,340
  •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处分有效,对方擅自处分财产的,如何认定其效力?

    对共同共有的财产,应当经各共有人协商一致后才能处分,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属无权处分,一般应当认定为无效民事行为。但另一方面,如果第三人是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认定处分行为无效又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因

    2022-02-15 15,340
  • 养老金是否为共同财产具有法律效力吗

    共同财产包括养老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前述的其他共同财产包括男女双方实际取得的基本养

    2023-09-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是否有权处分 01:15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是否有权处分

    夫妻共同财产单方有权处理,但对于重大事项单方无权擅自处理。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遵循以下五种原则: 1、男女平等原则;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766 15,340
  • 合同复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01:09
    合同复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原件的复印件不能作为认定合同存在的单独证据。即如果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合同存在过,或者只有合同复印件、扫描件,而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作为单独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单单有复印件是不够的,还要找其他证据与之印证,形成完整的证

    2,450 15,340
  •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00:47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戏谑行为是指作出的意思表示并非出于表意人的真意,且期待对方会了解其并非出于真意。戏谑行为的意思表示一律无效。若相对人对戏谑行为信以为真,戏谑者有义务不迟延地向对方澄清误会,避免对方遭受合理的信赖利益损失。典型的戏谑行为有娱乐性言谈、吹嘘、或

    1,757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