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见义勇为是工伤怎么理赔
见义勇为是工伤怎么理赔

见义勇为是工伤怎么理赔

2020-04-22 210
普法内容
算,职工见义勇为,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受到伤害的,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伤害的情形,应当视同工伤。职工不是在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但其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也应当按照工伤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见义勇为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见义勇为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见义勇为属于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

    2020-10-01 237
  • 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的区别
    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的区别

    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的区别如下: 1、见义勇为强调的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感,和勇敢的精神; 2、见义智为不仅强调了道义责任感,而且更加强调了“为”的方式,不是简单的冲上去,而是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见义勇为的规定是,因见义勇为受损害,由加害人负责

    2021-11-30 115
  • 见义勇为是法定义务吗
    见义勇为是法定义务吗

    见义勇为不是法定义务。 见义勇为的认定标准主要是: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

    2023-05-11 46
专业问答更多>>
  • 当兵遭到见义勇为,是否工伤

    原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共利益的活动受伤的,视为工伤。可见,《试行办法》将救人等勇敢行为归类为维护公共利益。尽管《试行办法》已失效,但这一解释

    2021-11-12 15,340
  • 工伤到底是不是因为见义勇为而受到伤

    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救援救灾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鉴定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

    2022-01-01 15,340
  • 见义勇为伤人可否需要赔偿

    见义勇为时伤到被救人的,不需要赔偿。因为我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见义勇为就属于行为人自愿实施的紧急救助行为,所以伤到被救者的,见义勇为的人是不

    2023-12-04 15,340
  • 见义勇为是什么意思

    “见义勇为”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一个成语,从字面上说就是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地去做。我们所说的见义勇为是指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到侵害或者威胁的时候,为了维护正义,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奋斗的行为。

    2022-02-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工伤保险理赔流程是怎样 00:59
    工伤保险理赔流程是怎样

    第一,用人单位应当从发生工伤事故的一个月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第二,由办理的社会保险机构对工伤事故进行鉴定,查明是否属于工伤赔偿的范围之内。第三,工伤鉴定是根据申请认定的职工确定是工伤的基础上,等待医疗完结或者医疗期满后,由县级

    3,651 15,340
  • 员工工伤社保怎么赔付 00:53
    员工工伤社保怎么赔付

    员工工伤社保赔付的规定如下:发生工伤,要先看单位有没有为员工参保工伤保险。 单位如果是不参保的话,单位是有过错的,单位不参保的话,那直接就是所有的费用是由单位自己来承担。 如果参保的话,大部分的钱就是国家工伤保险基金付了,单位付小部分。具体

    2,386 15,340
  • 工伤的误工费怎么赔偿 00:53
    工伤的误工费怎么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误工费赔偿即原工资福利待遇,由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不超过24个月。对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单位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

    2,111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