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连带责任保证期限是多,有哪些规定
连带责任保证期限是多,有哪些规定

连带责任保证期限是多,有哪些规定

2024-04-26 30
普法内容
连带责任保证的期限是根据保证人债权人的约定来确定的,保证人和债权人没有进行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时候,连带责任保证的期限应当为主债务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n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n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哪些是连带共同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区别有哪些。
    哪些是连带共同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区别有哪些。

    连带共同保证表明的是共同保证人之间的连带关系,不表明债务人和共同保证人之间是否具有连带关系。 连带责任保证表明的是债务人和保证人之间的连带关系。 比如,甲欠乙一笔钱,丙丁作为连带共同保证人,并且承担一般保证责任。这种情况下,这个保证合同属于

    2024-06-03 42
  • 没有约定保证期限的连带责任保证有效吗
    没有约定保证期限的连带责任保证有效吗

    连带责任保证中,当事人未约定保证期限的也有效。在上述情况下,保证期限就是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如果连主债务的履行期限也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限就从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2021-04-04 203
  • 连带责任担保期限的规定中用着的是
    连带责任担保期限的规定中用着的是

    法律对连带责任担保期限的规定具体是《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其中明确规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021-03-28 110
专业问答更多>>
  • 三年期限的连带责任保证有哪些情形

    约定连带责任保证期限不一定是三年,约定连带责任的保证期限不固定。承担连带责任,须由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约定连带责任是依照当事人之间事先的相互约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保证期间由债权人和保证人根据主合

    2023-05-08 15,340
  • 担保连带责任期限有哪些规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担保连带责任期限是6个月,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可以从约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

    2023-12-13 15,340
  • 无限连带保证责任的期限

    无限连带责任属于责任种类。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无限连带担保责任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约定不明为2年,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不能中断。

    2022-08-18 15,340
  • 多个连带责任保证人是否有连带责任

    1、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 2、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

    2022-11-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 02:14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88条。该条文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

    13,146 15,340
  • 连带责任保证人有先履行抗辩权吗 01:16
    连带责任保证人有先履行抗辩权吗

    连带责任保证人有先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用不用明示,应进行区分:没有违约时,先履行的一方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用明示;已经违约并请求后履行一方进行履行时,则先履行的一方行使就用明示;在先履行的一方不能履行等,但没有请求后履行一方履行

    595 15,340
  • 什么是股东增资连带责任 01:21
    什么是股东增资连带责任

    股东增资连带责任是指,当一部分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话,公司的发起人以及被告的股东应当承担连带的责任。这主要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同时,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后,如果发现用于出

    1,823 15,340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