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怎么确认专利是不是被侵权
怎么确认专利是不是被侵权

怎么确认专利是不是被侵权

2020-06-13 24
普法内容
确认专利是否被侵权的办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其专利或为事实行为提供帮助,应当认定为专利侵权行为。且前述的实施,一般是指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专利侵权诉讼,专利侵权/被侵权怎么办
    专利侵权诉讼,专利侵权/被侵权怎么办

    专利出现侵权后,通常有三种解决途径。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提出协商意向时一般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告函,但是警告函有威慑作用,没有法律约束力。 2、行政查处:专

    2024-05-29 32
  • 怎么确认侵犯专利权案件的管辖
    怎么确认侵犯专利权案件的管辖

    (1)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仅对侵权产品制造者提起诉讼,未起诉销售者,侵权产品制造地与销售地不一致的,制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以制造者与销售者为共同被告起诉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2024-06-10 25
  • 专利侵权是不是善意的侵权行为
    专利侵权是不是善意的侵权行为

    善意侵权一般是不会构成专利侵权的行为的,但是若在专利权人通知之后仍不停止侵权行为的,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1-03-03 203
专业问答更多>>
  • 确认不侵害专利权纠纷是怎样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1月1日起施行) 第七条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

    2022-06-17 15,340
  • 如何确认侵权发明专利?

    专利侵权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不同,具有侵权方式隐蔽、侵权人数众多、侵权手段复杂等特性。因此,在准备起诉前,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查明侵权行为的基本事实情况,譬如侵权产品的生产来源、销售途径、销售地域

    2021-09-06 15,340
  • 确认不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当事人提出确认不侵犯专利权纠纷的条件

    当事人提出确认不侵犯专利权纠纷,首先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关于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三条、《最高人民

    2022-03-15 15,340
  • 侵权专利怎么处罚如何认定专利侵权

    1、行政责任,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2、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2、赔偿损失

    2023-08-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专利侵权认定原则是什么 00:50
    专利侵权认定原则是什么

    专利侵权的认定原则主要如下: 1、全面覆盖原则,即将被控侵权方案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后,被控侵权方案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技术特征,构成侵权; 2、等同原则,即将被控侵权方案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后,发现被控

    708 15,340
  • 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 01:24
    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侵权行为指的是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或假冒他人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有:1、行为人故意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2、行为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行为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

    1,605 15,340
  • 专利侵权的赔偿金额怎么确定 00:57
    专利侵权的赔偿金额怎么确定

    专利侵权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损害赔偿责任,具体赔偿金额确定方法如下: 1、按照权利人受到的的实际损失计算;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按照侵权行为人因为实施侵权行为所得的利润计算; 3、前二者均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

    601 15,340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