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犯罪预备能不能构成犯罪
犯罪预备能不能构成犯罪

犯罪预备能不能构成犯罪

2022-10-21 173
普法内容
犯罪预备构成犯罪。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 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 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翻墙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 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筹集犯罪资金能不能犯罪预备
    筹集犯罪资金能不能犯罪预备

    我国刑法中的预备犯即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停止形态。其特征是:

    2024-06-15 32
  • 诈骗罪能不能有犯罪预备
    诈骗罪能不能有犯罪预备

    诈骗罪有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 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 犯罪预备主要有两种情况: 1、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 2、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

    2020-08-27 154
  • 强奸罪构成犯罪预备吗
    强奸罪构成犯罪预备吗

    强奸罪有犯罪预备,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

    2020-04-28 245
专业问答更多>>
  • 犯罪预备能够构成犯罪的吗,犯罪预备,为哪些是犯罪?

    据我国《刑法》在第二十二条中的规定,对预备犯也应予以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2022-08-06 15,340
  • 未遂犯罪能否构成犯罪预备阶段

    犯罪未遂不存在于犯罪预备阶段。因为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预备是没有着手实施犯罪行为,而未遂相反。依照《刑法》第23条规定,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因素导致没有达成犯罪目的。

    2022-11-22 15,340
  • 犯罪预备犯罪的犯罪构成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

    2022-08-11 15,340
  • 筹集犯罪资金能不能犯罪预备

    我国刑法中的预备犯即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停止形态。其特征是:

    2022-12-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检察院微罪不诉是否构成犯罪 01:16
    检察院微罪不诉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原因如下:1、该种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是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该受刑法处罚的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受到刑法的制裁,例如盗窃金额比较少的盗窃行为属于犯罪;2、检察院之所以不起诉是因为根据我国学界主张主流的实质犯罪论,该行为社会危害

    2,851 15,340
  •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689 15,340
  •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01:35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龄达16周岁并且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寻衅滋事罪的主体。 2、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主要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

    1,17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于洋律师 于洋律师

广东天习律师事务所 | 律所副主任

擅长: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房产纠纷、债权债务、知识产权
咨询律师
400-870-570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