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不能犯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因事实认识错误,其行为不能完成犯罪,不可能达到既遂,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工具不能犯的未遂,即犯罪分子使用了按客观性质不能产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犯罪结果的工具,以致犯罪未得逞。 二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即犯罪分子
共同犯罪可能构成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绑架罪不存在犯罪中止与未遂,绑架犯罪是行为犯,一经实施即构成既遂,不存在中止和未遂现象。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根据《刑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象不能犯可以构成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认定 (一)犯罪
总体上可以把偶然防卫分为两种类型: (一)保护他人利益的偶然防卫 即偶然防卫在客观上产生了保护他人利益的效果。例如,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
可以肯定。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
犯罪未遂是构成犯罪的,但相比既遂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我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另外也规定,在犯罪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犯罪未遂的规定,犯罪未遂一般指的是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未得逞的,属于犯罪未遂;针对未遂犯的处罚,可以参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的主要特征有: 1、犯罪分
未成年犯罪的八种情形为:1、犯故意杀人的;2、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3、抢劫的;4、强奸的;5、贩卖毒品的;6、放火的;7、爆炸的;8、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未成年犯罪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且未满18周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
构成犯罪,原因如下:1、该种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是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该受刑法处罚的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受到刑法的制裁,例如盗窃金额比较少的盗窃行为属于犯罪;2、检察院之所以不起诉是因为根据我国学界主张主流的实质犯罪论,该行为社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