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代理责任法律如何规定的
代理责任法律如何规定的

代理责任法律如何规定的

2021-02-12 137
普法内容
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如何划分代理责任?
    法律如何划分代理责任?

    代理责任的法律规定如下: 1.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2.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2021-03-02 149
  • 代偿的法律规定如何理解
    代偿的法律规定如何理解

    关于代偿的法律规定,代偿是指两人是债权债务关系,在债权债务的关系期限中,由于债务人无法还清债款,但是通过债权人的同意之后,债务人可以让第三人来代为清还债款,但第三人可以不作为债务人的代理人履行债务。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建议尽快找专业

    2024-05-07 31
  • 雇佣未成年的法律责任,法律如何规定
    雇佣未成年的法律责任,法律如何规定

    问题解答: 违法雇佣未成年工的法律责任: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其他。

    2024-05-04 30
专业问答更多>>
  • 法律责任人和精算责任人如何规定的

    保险公司应当指定一名法律责任人和一名精算责任人,分别负责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法律和精算事务。保险公司应当向法律责任人和精算责任人提供其承担工作职责必需的信息,并充分尊重法律责任人和精算责任人的专业意见

    2022-03-22 15,340
  • 法律规定的如何负刑事责任?

    构成交通肇事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本条规定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人只要从事对机动车船驾驶的,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当然实际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从事公路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的人

    2022-10-25 15,340
  • 代驾出事责任如何划分有没有法律规定

    无偿代驾通常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代驾者和车主是一种无偿帮工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

    2023-12-10 15,340
  • 法定代表人责任是如何

    1.民事责任 如当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时,法定代表人可能被限制行动。 如当公司对外欠债不还进入执行程序时,法院可能对法定代表人采取强制措施,如限制出境等。 2.行政责任 当企业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时,如果

    2022-06-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代理合同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01:19
    代理合同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代理合同中涉及到的代理人法律责任包括:1、代理人明知或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却仍然实施代理行为,应与被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2、代理人提供有偿代理服务的,其过错行为造成委托人损失时,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3

    656 15,340
  • 如何理解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的规定 02:14
    如何理解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的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碰撞,造成交通事故后,无论机动车一方是否存在过错,车主都必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唯一的例外,就是如果是非机动车或者行人一方故意碰瓷的,机动车车主这时才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具体来说,如果

    636 15,340
  •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00:57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根据冒名签字的动机来定。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试图挪用公私财物的,那么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

    2,556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