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任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
问题解答: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决定并成立的。它也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受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志,维护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第二条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六条的内容是:中华人民
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规定表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
有首长负责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等。首长负责制与委员会制,是按领导集团最高决策人数区分的。首长负责制,又称独任制,即把法定的决策权力集中在一位负责人身上;委员会制,也称合议制,即把组织的决策权力交给两位
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选举制度等。 2、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国策,如规定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等。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我国现行宪法有五个修正案。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