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行政事实行为与民事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与民事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与民事事实行为

2024-06-08 41
普法内容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行政性、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可致权益损害性的三大特征。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事实行为的含义
    行政事实行为的含义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不能根据其职权产生、变更或者消除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行政事实行为是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有关的个人任意行为。

    2020-06-20 435
  • 行政事实行为是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是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 而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20-09-30 582
  • 行政事实行为怎么理解
    行政事实行为怎么理解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不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行为。《农业法》第六十一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指导、组织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建设人工草场、饲草饲料基地和改良天然草原

    2024-06-09 43
专业问答更多>>
  • 有哪些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不仅包括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还包括与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相关的行为,如暴力的侵权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行政

    2022-10-18 15,340
  • 什么叫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行政性、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可致权益损害性的三大特征。

    2022-09-13 15,340
  • 行政事实行为是什么意思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行政性、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可致权益损害性的三大特征。

    2022-09-01 15,340
  • 行政事实行为可以复议吗

    1、行政事实行为不仅包括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还包括与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相关的行为,如暴力的侵权行为。 2、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

    2022-07-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01:0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外还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方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1,883 15,340
  • 行政刑事民事怎么区分 01:02
    行政刑事民事怎么区分

    民事刑事行政三者的区别如下: 1、行政违法案件由行政部门处理,民事违法由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违法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处理; 2、行政的主体是不平等的双方,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刑事案件的主体有控辩双方组成; 3、解决原则上罪刑法定

    5,155 15,340
  •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为 01:10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为

    刑事犯罪行为指的是,触犯刑法,并且要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

    3,118 15,340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