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放火罪是古今中外较为常见的严重刑事犯罪之一。在中国。以法治火古已有之。我国商代法律已经开始规定用刑罚手段管理火政,以后从殷代的“殷王法”、西晋的《晋律》、南北朝北周的放火罪《火律》,到唐代的《永徽律》、明代的《大明律》以及清代的《大清律例》
可以根据下列标准来正确认识放火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持故意的心态; 3、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放火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1、
纵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并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放火罪应作以下处罚: 1、犯放火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因其放火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给公私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的,依法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符合下列构成要件的认定构成放火罪: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
对放火罪而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点火的行为,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若是行为人在用火柴点火时,火被风吹灭,行为人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放火罪属于危险犯,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
放火罪在法律上的定义,一般是指犯罪人故意纵火焚烧公有或私有的财物,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被法院认定犯罪人是犯放火罪,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一般人民法院会依据刑法条例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为犯罪人纵火导致有人员重伤、或
泼汽油放火烧人是犯罪。泼汽油放火烧人是属于故意杀人的行为,按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可以判处死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