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构成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2020-05-31 135
普法内容
构成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会被这样追究责任:行为人非法储存弹药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非法储存弹药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犯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严重吗?
    犯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严重吗?

    专业律师法律分析: 犯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严重,一般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储存弹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弹药管理的法规,非法储存弹药的行为。

    2024-05-02 26
  • 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要承担的刑事责任主要有: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储存弹药,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般犯罪情节,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5-07 124
  • 非法储存弹药罪如何处罚?
    非法储存弹药罪如何处罚?

    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的,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

    2020-08-04 121
专业问答更多>>
  • 构成窝藏罪既遂会追究如何责任?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指窝藏、包庇多人的;多次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窝藏、包庇罪行极其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等。

    2022-10-03 15,340
  • 非法储存爆炸物罪既遂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犯非法储存爆炸物罪既遂严重,会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收藏或存积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不论地点如何,只要属于非法,就不影响本罪成立。非法储

    2023-10-08 15,340
  • 走私武器、弹药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犯本罪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

    2022-11-11 15,340
  • 如何认定非法储存弹药罪,非法储存弹药罪量刑标准是

    构成非法储存弹药罪的法院量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1-12-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01:11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是禁止任何人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的。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枪支管理的规定,私自挪用、隐藏枪支弹药,危害公共安全且拒不交出的行为。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1、行为人

    909 15,340
  • 违反消防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01:03
    违反消防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应当在整改后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6,144 15,340
  • 缔约过失责任如何追究 01:27
    缔约过失责任如何追究

    对于缔约过失责任如何承担和追究,一般按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的,双方当事人可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

    1,37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