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应该如何解释犯罪及犯罪构成
应该如何解释犯罪及犯罪构成

应该如何解释犯罪及犯罪构成

2024-05-18 26
普法内容
所谓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任何一个犯罪构成都包括许多要件,有的属于犯罪客观方面,有的属于犯罪主观方面,它们有机统一形成某种罪的犯罪构成。 2、犯罪构成要件具有法定性。行为成立犯罪所需的构成要件,必须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只有经过法律选择的案件事实特征才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任何犯罪都具有四个共同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构成具有重要作用,为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提供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标准。同时犯罪构成对量刑的意义也十分重要。定罪是量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定性准确,才能量刑适当。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理解犯罪构成名词解释
    如何理解犯罪构成名词解释

    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2020-11-07 449
  • 应该怎么解释诈骗罪其犯罪构成是什么
    应该怎么解释诈骗罪其犯罪构成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

    2024-06-07 14
  • 未成人犯罪的是否能构成累犯,应该如何解决?
    未成人犯罪的是否能构成累犯,应该如何解决?

    未成人犯罪的不能构成累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犯第一个罪

    2024-04-19 28
专业问答更多>>
  • 网络金融犯罪应该如何解释?

    金融犯罪是指通过伪造以及其他手段侵犯银行管理、货币管理、票据管理、信贷管理、证券管理、外汇管理、保险管理以及其他金融管理,破坏金融秩序,情节严重,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87条规定,利

    2024-11-05 15,340
  • 如何理解犯罪构成的概念及特征?

    犯罪构成的概念: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特征: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要件具有法定

    2023-06-16 15,340
  • 赌博构成犯罪应该如何判刑

    这需要结合案件的情况来确定,只要以营利为目的而参与赌博的一般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管制;如果是属于开设赌场的一般就会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严重者是会按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023-09-01 15,340
  • 校园欺凌构成犯罪应该如何定罪

    校园暴力能构成以下违法犯罪: 1、故意杀人罪本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4周岁的人犯此罪,都有要承担刑事责任;在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其在

    2023-01-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私刻公章是如何构成犯罪的 01:39
    私刻公章是如何构成犯罪的

    私刻公章行为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公文、证件、印章,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

    605 15,340
  •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730 15,340
  •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01:35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龄达16周岁并且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寻衅滋事罪的主体。 2、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主要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

    1,17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