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约定不明时的履行是怎样的效力?
合同约定不明时的履行是怎样的效力?

合同约定不明时的履行是怎样的效力?

2021-02-17 126
普法内容
合同约定不明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根据交易习惯或有关条款还不能确定的,按下列原则确定如何履行: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预约合同的效力和履行
    预约合同的效力和履行

    当事人以出卖人在签订预购书、购房意向书等预约协议时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为由,要求确认预约协议无效的,不予支持,但预约协议被认定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的除外。 预约协议订立后,当事人一方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守约方起诉要求法院强制违约

    2024-07-18 37
  • 无力履行约定的合同怎样赔偿
    无力履行约定的合同怎样赔偿

    无法履行合同应按下列标准赔偿:(1)合同中有约定的,按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等违约责任进行赔偿;(2)合同中未约定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达成补充协议或者根据交易习惯、其他条款来确定;(3)依然无法确定的,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赔偿的金额。

    2021-05-23 23
  • 实际履行合同的约定是否影响合同效力
    实际履行合同的约定是否影响合同效力

    依法成立的合同有效,符合合同生效的条件,在履行时否认效力,不会被支持。

    2021-02-28 260
专业问答更多>>
  • 预约合同的效力和履行

    当事人以出卖人在签订预购书、购房意向书等预约协议时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为由,要求确认预约协议无效的,不予支持,但预约协议被认定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的除外。 预约协议订立后,当事人一方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

    2024-08-25 15,340
  • 合同履行力不明的违约金怎么计算

    合同违约金约定不明时,按照实际损失来计算具体的金额。 根据《民法典》规定,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金一般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此时,由损失方提供证据,证明因对方的违约行为导致自己损

    2023-06-30 15,340
  • 合同效力履行是否可以约定合同生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附条件合同未生效时,如果当事人已经履行了合同的主要义务,对方当事人接受的,可以视为合同生效。 《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书面合同与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

    2023-06-29 15,340
  • 不明合同怎么约定效力

    合同履行方式: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并按照补充协议履行。协议不成的,可以按照交易习惯或者合同有关规定确认。如果不能确认,则以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执行。

    2021-12-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是怎样的 00:49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是怎样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规定于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其又被称为履行合同中的抗辩权或不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未规定何方先履行的,一方在他方未履行对待给

    584 15,340
  •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01:29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1条以及第62条的规定,对于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的情况,双方当事人首先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的补充协议。换句话说,就算双方事先约定不明确,也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就合同的履行期限问题达成新的约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

    1,037 15,340
  • 借款合同变更的效力是怎样的 01:43
    借款合同变更的效力是怎样的

    借款合同当然可以变更,只要双方达成新的合意,而且意思表示真实,变更后的借款协议就会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双方当事人就需要受到变更后的借款合同的约束,而不需要继续履行原来的借款合同。具体来说,这主要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77条以及第78条的规定。

    1,230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