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滥用职权可以免处吗?
滥用职权可以免处吗?

滥用职权可以免处吗?

2020-11-28 73
普法内容
滥用职权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免处: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滥用职权免刑的可不可以恢复原职
    滥用职权免刑的可不可以恢复原职

    免除刑事处罚并不意味着无罪,相反,是有罪判决,只是不需要刑事处罚。如果定罪后免除刑事处罚,这种情况不会开除公职,所以一般不会恢复原来的职位,但还需要面对其他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1、因犯罪

    2022-03-10 390
  • 滥用职权可不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滥用职权可不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滥用职权一般是不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的。滥用职权罪属于故意犯罪,主观恶性大,社会影响恶劣,对犯滥用职权罪的公职人员必须严肃处理,贯彻罪责刑相适用的刑法原则,因此犯该罪一般不会免除刑事处罚。

    2021-07-30 83
  • 滥用职权罪要免除刑罚吗?
    滥用职权罪要免除刑罚吗?

    构成滥用职权罪的犯罪分子的行为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就可能免除刑罚: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

    2020-06-27 87
专业问答更多>>
  • 滥用职权罪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

    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

    2022-08-08 15,340
  • 滥用职权免予刑事处罚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

    2022-08-08 15,340
  • 滥用职权罪可以并处罚金吗

    滥用职权罪是没有罚金的。   根据《刑法》第397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2021-09-28 15,340
  • 滥用职权免于刑事处罚是有可能的吗?

    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实行这一原则,可以防止和及时纠正对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人的错误追究,可以节约司法资源,避免无效劳动。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指

    2022-08-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滥用职权罪如何处罚 01:17
    滥用职权罪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滥用职权罪的处罚办法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致使公共财物受损的,一般情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滥用职权主要指国

    579 15,340
  • 滥用职权罪能取保吗 01:06
    滥用职权罪能取保吗

    滥用职权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175 15,340
  • 滥用职权罪怎么判 01:20
    滥用职权罪怎么判

    出现以下行为之一的,则构成滥用职权罪,将对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况特别严重的,就会判处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 对明明知道是无罪的人,或者情节较轻,不认为是犯罪以及不负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

    67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