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被同行恶意举报怎么办
被同行恶意举报怎么办

被同行恶意举报怎么办

2020-03-04 297
普法内容
有些企业会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进行竞争,那么同行恶意举报如何进行处理?如果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恶意举报的,受害人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恶意举报可能涉及到不正当竞争、诬告陷害等的犯罪行为。恶意举报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触犯刑法呢?这需要我们对诬告陷害罪的犯罪构成进行经核准的深入分析和把握。首先,从举报依据上看,必须是明知是“捏造的事实”仍然进行举报,才构成诬告陷害。其次,举报的意图,必须是希望陷害且使对方受到“刑事追究”。再次,举报的后果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最后,专门将诬告错告或者检举失实进行了区分,如果是因为情况不明,将轻罪夸大了、少罪告多了,那也不是诬告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遭到同行的屡次举报,是恶意举报该怎么办?
    遭到同行的屡次举报,是恶意举报该怎么办?

    在收到被同行恶意投诉的信息通知后,首先要冷静应对,查看被投诉的产品信息,然后找到同行的联系方式,与同行取得联系,找到同行恶意投诉的原因,作为申诉证据。 以下情况可以提出申诉: 1、被同行恶意投诉,接下来可以通过向官方平台进行处理,也就是直接

    2021-11-06 40
  • 餐饮被恶意举报?
    餐饮被恶意举报?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1-03-19 386
  • 怎么举报好人恶意举报不实,有人举报,恶意举报不实
    怎么举报好人恶意举报不实,有人举报,恶意举报不实

    举报人恶意举报对受害人造成损害的,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0-08-21 493
专业问答更多>>
  • 怎么举报恶意别车

    举报恶意别车方法如下:1、车主可以直接找到路上执勤的交警,告知恶意别车车辆的车牌号,如果车主有行车记录仪,可以播放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给交警看,如果没有行车记录仪,交警就会调取路上的监控查看;2、车主

    2024-05-07 15,340
  • 恶意举报和虚假举报怎么处理

    针对蓄意检举行为的惩治措施如下: 1.若行为主体存有恶意检举的意图,并且涉嫌蓄意捏造事实以诽谤他人为由,试图令被检举者遭受刑事追究或者承担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责任,那么在其行为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前提

    2024-09-20 15,340
  • 公司被恶意投诉以及恶意举报犯法么

    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2022-10-06 15,340
  • 民宿恶意被举报后你会怎么做

    此时可收集相应证据,到警方相应投诉部门进行投诉诽谤后,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协商不成,可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

    2021-10-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恶意举报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00:59
    恶意举报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恶意举报要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行为人恶意举报他人的,若其主观目的是想让被害人承担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我国诬告陷害罪。我国人民法院对于犯该罪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7,624 15,340
  • 离婚恶意转移财产怎么举证 00:56
    离婚恶意转移财产怎么举证

    男女双方在离婚的时候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往往有一方或者双方都会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转移共同财产这种行为会侵害另外一方的利益。如果夫妻一方在离婚的时候有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的,那么在分割共同财产的时候转移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1,083 15,340
  • 单位恶意调岗怎么办 01:22
    单位恶意调岗怎么办

    单位恶意调岗,有以下的三种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收集证据。劳动者听闻调岗相关事宜后,要具备证据意识,留意并收集证据。关于调岗原因、范围、涉及人员、新岗位工作内容、地点、薪酬变化,可通过拍照、录音录像、公证等固定证据方式,收集公司公告、书

    7,84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