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财产性利益受贿案件如何认定
非财产性利益受贿案件如何认定

非财产性利益受贿案件如何认定

2024-06-07 5
普法内容
相信大家都知道受贿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而有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不一定都是财产性利益,那么,非财产性利益受贿案件如何认定?非财产性利益受贿案件如何认定,具体分析如下:就目前而言,以非财产性利益的受贿行为屡见不鲜。它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非财产性利益,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其中,非财产性利益主要包括:介绍职业、提职晋级、入党入团、调换工作、授予荣誉称号、提供性服务等。非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受贿犯罪的对象,理论上有肯定与否定两大观点。但是我们认为,非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受贿罪的犯罪对象,必须严格依照本法规定。据本条规定,作为受贿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财物。当前严格将贿赂限定于财物范围之内,并以此来认定受贿罪,是符合本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的,也是严格执法的需要。因此,我们主张,非财产性利益不能成为受贿犯罪对象。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受贿罪的谋取利益能怎么认定
    受贿罪的谋取利益能怎么认定

    受贿罪的谋取利益如何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由此得出受贿罪包括两种形式:索取贿赂和收受贿赂。索贿不论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

    2024-05-28 9
  • 受贿罪的对象是财务或者财产性收益吗
    受贿罪的对象是财务或者财产性收益吗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020-09-19 164
  • 受贿受贿和收受礼金违纪如何定性?
    受贿受贿和收受礼金违纪如何定性?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为受贿; 收钱者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承诺、实施和实现为送钱人办理任何事项,送钱人在送给礼金时,也没有提出或暗示任何具体请托事项为收受礼金。

    2020-03-13 335
专业问答更多>>
  • 案件中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怎样认定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由此得出受贿罪包括两种形式:索取贿赂和收受贿赂。索贿不论行为

    2023-10-05 15,340
  • 如何认定应当以受贿为由谋取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对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将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和事后基于履职事由收受

    2022-08-28 15,340
  • 财产保险合同受益人如何定性

    财产保险合同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保险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

    2023-03-04 15,340
  • 受贿案件中劳务所得如何认定

    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属于受贿,但劳务所得不应计入受贿数额。《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

    2023-02-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 01:49
    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

    商业受贿罪认定标准是以下四点: 1、商业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只

    968 15,340
  • 家庭共有财产如何认定 00:46
    家庭共有财产如何认定

    家庭共有财产的认定如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

    1,326 15,340
  • 如何确定专利侵权案件的管辖 01:16
    如何确定专利侵权案件的管辖

    对专利侵权案件的管辖进行确定,可按照以下规定: 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同意,为了生产经营,而对产品进行制造、使用、销售发明等的行为,由该产品制造地的法院进行管辖,不清楚制造地的,由该产品的使用地或销售地的法院受理。 为了生产经营目的而使用专利方

    52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