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我弟弟被判了缓刑,缓刑手机定位规定范围规定
我弟弟被判了缓刑,缓刑手机定位规定范围规定

我弟弟被判了缓刑,缓刑手机定位规定范围规定

2024-06-29 26
普法内容
缓刑人员应当接受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的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中定位系统和报告制度是重要内容,定位手机不能关机,不能欠费,必须携带,保证司法行政部门不能联系上你,否则属于违反监管规定,会受到警告处分,多次警告的可能撤销缓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第二十五条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我弟弟现在被判了缓刑,缓刑人员的异地监管规定
    我弟弟现在被判了缓刑,缓刑人员的异地监管规定

    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社区矫

    2024-06-06 22
  • 我弟弟的案子最终被判了缓刑,缓刑会通知工作单位吗
    我弟弟的案子最终被判了缓刑,缓刑会通知工作单位吗

    判缓刑不会通知单位,但是单位一般都会知道的。向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

    2024-06-27 29
  • 我弟弟现在正是处于缓刑期,缓刑条件中的会客规定
    我弟弟现在正是处于缓刑期,缓刑条件中的会客规定

    适用缓刑必须符合的条件: 1、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罪行比较轻微。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依据《刑法》第七十二

    2024-06-12 26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到县级司法机关报道吗?我弟盗窃被判了缓刑

    首次报到是到县司法局的社区矫正管理部门。之后的日常定期报到是到指定的司法所,应当是指你所说的镇上的司法所。县里的应当称为司法局。

    2022-07-29 15,340
  • 弟弟绑架罪判缓刑吗

    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

    2023-09-01 15,340
  • 我弟弟偷了别人的手机怎么判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偷东西“数额较大”,根据《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千元至3千元以上。犯本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

    2022-09-02 15,340
  • 监狱判刑缓刑了手机怎么定位

    全称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

    2022-08-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缓刑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00:53
    缓刑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缓刑的适用范围有以下两点: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

    817 15,340
  • 被索贿100万有机会判缓刑吗 01:16
    被索贿100万有机会判缓刑吗

    被索贿100万,且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无法适用缓刑。因为,被索贿的行为人是否需要接受刑事处罚,需要根据行为人是否获得不正当利益进行区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不需要承担

    804 15,340
  • 累犯一定不能缓刑吗 01:01
    累犯一定不能缓刑吗

    累犯是一定不能缓刑的。法律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行为人构成犯罪后,人民法院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发现行为人构成累犯的,在确定刑罚时,不得对行为人宣告缓刑,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具体的犯罪情况判处相应的刑罚,让行为人承担

    1,13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