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股东侵吞财产怎么处理
股东侵吞财产怎么处理

股东侵吞财产怎么处理

2020-08-24 81
普法内容
对于股东侵吞财产的行为,可以报警,对其按照职务侵占罪的规定进行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怎么处置侵吞集体的财产
    怎么处置侵吞集体的财产

    侵吞集体财产属于贪污行为,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的,构成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情节轻重,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1、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2022-04-14 525
  • 如何处理公司侵吞员工财产
    如何处理公司侵吞员工财产

    本单位的员工侵吞单位财产的处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0-05-25 137
  • 公司剩余财产没有给股东,其它股东独吞了怎么办?
    公司剩余财产没有给股东,其它股东独吞了怎么办?

    一个法律问题的产生,总会牵涉很多细节性问题,因此解决法律问题的前提是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因此,为更好地为你解决法律问题,建议约时间面谈,或者电话联系。

    2024-06-13 24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司侵吞股东财产该如何规定

    该股东如果同是是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的便利侵占公司财产,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司因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的股票: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公司因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所回购的股

    2022-11-07 15,340
  • 股东不作为侵吞其财产的陈述材料怎么写

    据你所述,如丁XX不予认可股东身份但又侵吞了巨款,你可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你说的“中院开了二次庭,确立了丁xx为公司股东,也证明了丁xx得证人作假证。法院以种种理由不判决,并将案件移回樟树市法院。20

    2022-03-17 15,340
  • 侵吞集体财产的处罚

    行政处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若以行政处罚的性质为标准,行政处罚可分为限制或剥夺权利性的处罚、科以义务性的处罚、影响声誉的处罚;以行政处罚的内容为标准,其可分为人身自由罚、声誉罚(申诫罚、精神罚

    2023-03-23 15,340
  • 侵吞公司财产四万怎么处理,到哪可以处理

    侵吞公司财产4万元涉嫌职务侵占罪,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刑法》第

    2022-04-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处理 01:16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处理

    公司股东退股,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1,公司回购股东的股权,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性条件并在股东会决议中就该事项投反对票的股东才能行使回购请求权; 2,解散公司,解散公司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第二种就是股东请

    2,411 15,340
  • 股东离职股份怎么处理 01:13
    股东离职股份怎么处理

    公司股东如果是离职,实际只是辞去其在公司的职务,但股东的身份以及其所持有的股权是不会受离职而产生任何影响的。如果公司的股东愿意退出股份,则可以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公司内部的其他股东,或经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人员同意后,将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公司股

    4,028 15,340
  • 股东挪用公款怎么处理 01:13
    股东挪用公款怎么处理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的,要根据情况来决定如何处理,如果股东及时归还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

    2,423 15,340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