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信访办不作为怎么办
信访办不作为怎么办

信访办不作为怎么办

2020-11-02 692
普法内容
信访办不作为的处理方式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信访人缠访闹访怎么办
    信访人缠访闹访怎么办

    缠访闹访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谋求不当利益,要根除这种现象,首先要查明事实,然后还要对上访人进行教育。

    2020-10-16 2,148
  • 信访15日不回复怎么办
    信访15日不回复怎么办

    信访条例规定,接受信访的国家机关,无论是否属于自己管辖,均应以书面形式回复信访人,对于受理信访的回复,一般情况下,以十五日为限。对于信访受理不回复的,以该信访机关收到信访文书的时间计算受理时间。对于信访处理结果的回复,一般情况下,以六十日为

    2020-02-12 7,742
  • 信访机关不受理怎么办?
    信访机关不受理怎么办?

    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收到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登记的、对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的、行政机关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2020-08-04 2,783
专业问答更多>>
  • 信访办不作为该如何处理

    遇到信访局行政不作为可以及时搜集证据材料,到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可以到提起行政诉讼,主张信访局其行政不作为。相关知识:行政不作为案件的特征1、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被告应为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

    2022-08-24 15,340
  • 信访60个工作日不给回答怎么办

    可以先等。根据《信访条例》第三十三条,信访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天,并告知信访人延长的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2021-12-02 15,340
  • 信访不答复是否行政不作为??

    若是党政司法机关信访不回复,可以向同级纪委进行投诉(投诉信访不回复);也可以向上级主管机关投诉(信访不回复)或向上级主管机关直接提出信访诉求(所谓的越级上访)。而对于国家行政机关的信访不回复对策,除了

    2021-04-13 15,340
  • 上访认为司法不公怎么办

    诉讼是一个很专业的法律程序,而且对出庭人员的法律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最好找一个委托代理人,据我们所知,目前大多数上访认为司法不公的都是当时没有请律师,认为自己有理走遍天下,岂不知法院

    2022-03-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非法强拆中公安机关不作为要怎样办 01:07
    非法强拆中公安机关不作为要怎样办

    保护公民合法的权利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在非法强拆中,受害人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保护其权利的。公安机关应当保护受害人的权利,阻止非法强拆的进行。如果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被害人因为非法强拆遭受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

    1,621 15,340
  • 证人不愿意作证怎么办 01:00
    证人不愿意作证怎么办

    证人不愿意作证的处理办法: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

    2,659 15,340
  •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3,260 15,340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