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法典规定买金饰消费商家误导消费,不愿意退货
民法典规定买金饰消费商家误导消费,不愿意退货

民法典规定买金饰消费商家误导消费,不愿意退货

2024-07-17 32
普法内容
1、买贵东西了,商家不出退,如果达不到显失平等的程度,是不能退货的,即只要显失平等的,就能够要求撤销合同,退货。 2、在商家买下物品,与商家之间隶属买卖合同关系。价格是合同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两方商量确定。同样的商品,分别的商家可能会确定分别的价格,只要消费者接受了该价格,就不能随意要求退货。 3、要求退货,实质是要求解除合同或者撤销合同。因价格高了,不符合解除合同的要求,只能从撤销合同的角度去分析。在显失平等的情况下,能够请求撤销合同,要求退货,如果达不到显失平等的程度,那就不能要求撤销合同,也就不能要求退货。 4、当然,如果有证据证明商家答允买贵退货的,该答允有效,商家应当履行答允。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规定消费者购买了不合格的商品如何退货
    民法典规定消费者购买了不合格的商品如何退货

    消费者购买了不合格的商品如何退货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购买了认为不合格的商品后,应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加以认定。如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可据此要求经营者退货,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 消费者因产品三包问题与销售者

    2024-06-22 26
  • 民法典规定消费者买车订金能退吗
    民法典规定消费者买车订金能退吗

    定金是指你当初和4店签订合同或者提车之前先支付的一定数额金钱,它属于一种担保的款。如果你在购车的时候收据上写的是定金,那么就是彻底定下来的事,一旦你违反悔不想在这家4店购车,那这个定金是不会返还的。而第二种的订金是一种不具有担保性质的,最为

    2024-07-01 21
  • 民法典规定诱导消费如何界定
    民法典规定诱导消费如何界定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当然,使

    2024-06-21 83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规定消费维权,商家不赔如何办?

    商家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常见的维权方式是: 1、和卖家沟通,看看他是否能够有好的态度来帮助你解决这件事情,这个是首先应该做的。 2、如果和卖家沟通无果,你可以给他一个差评,他为了消除这个差评,应该会比较

    2023-07-14 15,340
  • 民法典规定商家怎么赔偿消费者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

    2022-12-09 15,340
  • 民法典规定诱导消费如何界定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

    2024-08-31 15,340
  • 民法典规定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谁担责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

    2024-08-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01:04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对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有特别法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属于特别法之一。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消费者享有

    4,102 15,340
  • 生鲜商品退货国家规定 01:01
    生鲜商品退货国家规定

    生鲜商品退货国家规定如下:1、生鲜不鲜、配送超时等问题会损害消费者体验,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可以七天无理由退换货,那么除非有质量问题,否则不能退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规定了质量问题下,可以适用于七日内退货的,以及网购产品有权在七日内无条件退货;

    25,327 15,340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25 15,340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