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教唆犯罪有什么证据
教唆犯罪有什么证据

教唆犯罪有什么证据

2022-07-12 1,121
普法内容
教唆犯罪的证据: 1、是否有犯罪动机,比如随便说A教唆B去做,但是A本身与案件无关,基本可以排除在外; 2、有证人、证词,包括录音、录像、通话记录、手机短信等直接有利的证据,相互印证; 3、只有把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才能算是教唆行为。 教唆罪是指通过劝说、诱惑、引导、鼓励、购买、威胁等方式,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导致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犯罪,即构成教唆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教唆犯罪的证据是什么的,怎样算是教唆罪的证据
    教唆犯罪的证据是什么的,怎样算是教唆罪的证据

    证明他人对犯罪嫌疑人有教唆行为,主要还是重视证据已经相互印证的证据链,而不是孤立的证言、证词或者表面现象: 1. 首先是否有犯罪动机,譬如随便说D教唆B去干的,但是D本身和案件无任何关系,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在外。 2. 其次要有证人、证词,

    2024-07-01 37
  • 有教唆犯犯罪教唆犯是怎么规定的
    有教唆犯犯罪教唆犯是怎么规定的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

    2020-02-24 244
  • 刑事案件中教唆犯罪的证据是什么
    刑事案件中教唆犯罪的证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

    2024-05-30 20
专业问答更多>>
  • 教唆犯罪的证据是什么的,怎样算是教唆罪的证据

    证明他人对犯罪嫌疑人有教唆行为,主要还是重视证据已经相互印证的证据链,而不是孤立的证言、证词或者表面现象: 1.首先是否有犯罪动机,譬如随便说D教唆B去干的,但是D本身和案件无任何关系,所以,基本可以

    2022-08-11 15,340
  • 教唆犯罪的证据是什,有哪些规定

    教唆犯罪的证据主要包括证人、证词、录音、录像、通话记录、手机短信息等可以用于证明教唆犯罪事实的材料。证明他人的教唆行为要根据证人、证言、录像等直接证明材料进行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单一、孤立的证言不能

    2023-08-18 15,340
  • 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的特点有哪些?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自己并不亲自参加某种犯罪,而是以自己的言行去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通过他人去实施犯罪。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社会危害性大。教唆犯具有以下特点:1.必须具

    2022-04-01 15,340
  • 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罪应该怎么定罪量刑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

    2022-08-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况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关系,所教唆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已经达到刑事责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没有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不能形成共犯关系,不构成共同犯罪, 只对教唆人

    1,126 15,340
  •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01:20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教唆犯,是指行为人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行为。在教唆犯罪中,教唆人一般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 教唆犯罪应从以下

    636 15,340
  • 教唆盗窃如何定罪 01:08
    教唆盗窃如何定罪

    教唆他人盗窃应当按照盗窃罪进行处罚。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共犯类型,教唆能够制造犯意,不能否认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教唆他人进行犯罪的,应当按照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如果是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进行犯罪,就应当对行为人从重进行

    3,08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李鉴春律师 李鉴春律师

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7-8127-166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