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商品房欺诈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商品房欺诈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商品房欺诈

2020-08-14 163
普法内容
比如,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还有,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或者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最常见的还有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不可实现的虚假宣传的。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代理销售不符合销售条件的商品房的,处以警告,责令停止销售,并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商品房欺诈的行为包括哪些,怎么规定的
    商品房欺诈的行为包括哪些,怎么规定的

    商品房欺诈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将房地产分离出卖;与中介恶意串通;故意隐瞒产权主体问题,故意隐瞒具有优先购买权主体的存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价格欺诈显失公平;一房二卖;非法转让限制房产等。

    2024-04-23 19
  • 商品房欺诈的行为主要指的是哪些
    商品房欺诈的行为主要指的是哪些

    商品房欺诈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将房地产分离出卖;与中介恶意串通;故意隐瞒产权主体问题,故意隐瞒具有优先购买权主体的存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价格欺诈显失公平;一房二卖;非法转让限制房产等。

    2020-11-17 171
  • 房产中介有哪些欺诈行为,房产中介欺诈行为有哪些?
    房产中介有哪些欺诈行为,房产中介欺诈行为有哪些?

    一、房产中介有哪些欺诈行为房产中介欺诈的常用方式有以下这些: 1、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获取佣金以外的报酬。 2、从事成套独用居住房屋使用权买卖经纪活动。 3、无照经营、超越经营范围和非法异地经营。 4、房

    2024-07-04 47
专业问答更多>>
  • 经营者在销售过程中有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商品欺诈,欺诈行为有哪些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

    2022-01-25 15,340
  • 无证销售商品房怎样认定为欺诈行为?

    只要出卖人实施了某种欺骗行为,这种行为足以揭示出卖人的内心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就构成欺诈。 出卖人的欺诈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无中生有、颠倒黑白的虚假陈述或者误导陈述,也可以表现为重大遗漏或者某部分的不正当

    2023-09-30 15,340
  • 欺诈、插曲商品房买卖行为有哪些

    按照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销售失效、变质商品;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销售伪造产

    2022-04-27 15,340
  • 商品房买卖中的欺诈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商品房买卖中欺诈行为包括

    当前商品欺诈存在多种现象,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举个例子:什么行为是商品房买卖中的欺诈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欺诈的法律构成要件来认定。传统民法认为,欺诈是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事实或歪曲事实,使表意人

    2022-04-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04 15,340
  •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1,201 15,340
  • 哪些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01:13
    哪些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以下七点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1、给付或收受现金的贿赂行为; 2、给付或收受各种各样的费用; 3、给付或收受有价证券; 4、给付或收受实物; 5、以其他形态给付或收受; 6、给予或收受回扣; 7、给予或收受佣金不如实入账,假借佣金之名进行商业

    1,151 15,340
房产纠纷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