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父母打成年女儿属于家暴行为,是犯法的行为。如果是轻微的家暴行为,会予以行政处罚。如果该行为导致成年女儿受伤达到轻伤及以上,父母构成故意伤害罪,会被判处刑罚。
一般2岁以下的孩子跟母亲,2-8周岁按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原则判决,8周岁以上的争取孩子的意见,孩子的抚养需要综合考量双方的收入、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关心程度、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来综合认定。
未成年人构成交通肇事的,父母作为其法定监护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现在并没有未成年儿童保护条例这一法规,但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非常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1、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后,他的监护人确定有顺序限制。 2、具体的顺序是,首先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担任;当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则由有监护能力的兄、姐担任监护人; 3、如果没有
目前法律上并无虐待儿童罪这一罪名,虐待儿童情节严重的,涉嫌虐待罪。父母打骂儿童,只有在情节恶劣的情况下,才算虐待罪。父母构成虐待罪的,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
未成年保护法是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
殴打未成年儿童要负以下法律责任: 1、殴打行为导致未成年儿童的人身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责任,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2、殴打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儿童的,处十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