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延长拘留期限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延长拘留期限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延长拘留期限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0-09-16 371
普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司法拘留延长拘留期限是多久?
    司法拘留延长拘留期限是多久?

    司法拘留延长拘留期限的限制性规定是最多延长至十五天。也就是说,如果是法院决定对行为人实施司法拘留的,此时司法拘留的最长期限是十五天,如果是超过了十五天的,此时就是属于法院违法行使职权的情形。

    2024-05-04 35
  • 刑事拘留延长至7日的法律依据如何?
    刑事拘留延长至7日的法律依据如何?

    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2024-05-22 19
  • 刑事拘留的延长期限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刑事拘留的延长期限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刑事诉讼法》第69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2024-06-16 17
专业问答更多>>
  • 拘留期限延长的原因是什么?

    在司法实践中特殊情况一般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的重大嫌疑,但犯罪事实尚未查明;案情复杂、证据材料的收集尚不足以提请批准逮捕的;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的鉴定结论尚未作出,影响确定案件性质的,拘

    2021-08-27 15,340
  • 行政拘留的法律依据是拘留多长时间?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2022-07-31 15,340
  • 劳动合同期限延长的法律依据

    合同到期双方约定的情况下可以延期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

    2022-05-20 15,340
  • 刑事拘留延长30日法律依据有哪些

    期间以时、日、月计算。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 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 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

    2023-04-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涉黑拘留最长的期限 00:58
    涉黑拘留最长的期限

    涉黑拘留的最长期限应为37天。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刑事拘留的时间最短为10天,最长37天。具体从犯罪嫌疑人进入看守所时算起。侦查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最短3日内提请批准,最长要在30天内报请检察机关批准,检察机关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

    1,951 15,340
  • 假冒商标拘留最长的期限 01:03
    假冒商标拘留最长的期限

    假冒商标涉嫌刑事犯罪而被刑事拘留的,假冒商标拘留最长期限为37日。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假冒商标拘留最长的期限规定如下: 1、刑事拘留期限是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关押在看守所的羁押期限; 2、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期限为3日,特殊情况

    1,042 15,340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74 15,340
行政复议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