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法[2024]138号批复。现对我省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规定如下: (1)、盗窃公私财物
盗窃罪能抓人的证据主要包括被害人关于在具体时间、地点及位置被盗物品及物品特征的陈述;居民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有关知情人关于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的证词。
行为人入室盗窃的,符合和解条件的,可以和解。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要看犯罪地省的盗窃罪数额标准,比如我们辽宁省,15000元以上不满7万元的是数额巨大,相应的法定刑幅度是3--10年,所以,如果没有无罪辩护理据,量刑步骤为:根据有证据证明的基本犯罪构成事实,确定“量
可以和解。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
盗窃与捡失是有本质区别的,也是需要有证据支持的。如果确实是捡失,失主找上门来应是有相关监控视频或其他目击证人为证。另:公安机关主要负责拘捕并侦查,移送检查院公诉,最终由法院定罪量型,公安机关是不下审判
前者未造成损害的应免于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后者只是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
盗窃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盗窃未遂,也仍然实施了盗窃行为,情节严重的,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
盗窃罪立案后抓不到人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销案的。会等抓到人以后再启动侦查程序。若具备以下情形的,会撤案处理:1、没有犯罪事实;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5、犯罪嫌疑人死亡
首先,俗话中的的小偷小摸,即数额比较小的盗窃行为,不会构成盗窃罪。年龄比较小的犯罪分子,即16岁以下的犯罪分子。一般也不会被处以刑罚,而是由民警进行批评教育。其次,由于聋哑人受到的教育程度比较低、社会就业渠道比较窄,聋哑人盗窃时,一般不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