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姘居构成犯罪吗?
姘居构成犯罪吗?

姘居构成犯罪吗?

2024-04-16 24
普法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在第二十二条中的规定,对预备犯也应予以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但如果为盗窃去购买钳子等作案工具,为抢劫去购买枪支、刀具或踩点等显然是在为犯罪做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犯罪预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姘居有罪吗?
    姘居有罪吗?

    姘居原则上是不涉嫌犯罪的,其主要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但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涉嫌重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1-04-16 141
  • 临时姘居是哪些罪,违法吗?
    临时姘居是哪些罪,违法吗?

    是违法行为,姘居是指男女双方未经结婚而临时在一起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不构成重婚罪。如两人虽然同居,但明显只是临时姘居关系,彼此以‘姘头’相对待,随时可以自由撤散,或者在约定时期届满后即结束姘居关系的,则只能认为是单纯非法同居,不能认为是重婚

    2024-05-14 22
  • 姘居生子算重婚吗?
    姘居生子算重婚吗?

    姘居生子不算重婚。姘居生子的,只能证明双方同居并育有一个私生子,但出轨同居以及有私生子都不是构成重婚罪的认定条件。是否触犯重婚罪,具体要看出轨方与小三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周围人是否认定他们是夫妻也是重要参考因素。

    2020-05-01 106
专业问答更多>>
  • 姘居和有区别吗?

    姘居和事实婚姻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实二者存在着原则区别:事实婚姻是男女双方都无配偶,姘居是男女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而又与第三者同居的;事实婚姻是男女双方均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彼此以夫妻相待的,姘

    2022-10-20 15,340
  • 监视居住犯罪构成缓刑吗

    2013年1月1日生效新《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法律明文规定了,监视

    2022-07-01 15,340
  • 婚姻家庭常识-姘居和姘居有何区别

    姘居和事实婚姻有何区别姘居和事实婚姻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实二者存在着原则区别:事实婚姻是男女双方都无配偶,姘居是男女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而又与第三者同居的;事实婚姻是男女双方均以共同生活为目的

    2022-10-20 15,340
  • 同居多久构成犯重婚罪

    同居多久构成重婚罪双方均为单身的,无论连续同居多久都不会构成重婚罪,但如果一方有配偶与他人以事实上夫妻关系同居的,构成重婚罪。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

    2023-12-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使用假币构成犯罪吗 01:09
    使用假币构成犯罪吗

    使用假币可能会构成犯罪。对于明知是假币而使用的犯罪嫌疑人,根据使用数额多少进行量刑,具体如下: 1、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使用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

    822 15,340
  • 制造毒品构成犯罪吗 01:37
    制造毒品构成犯罪吗

    行为人实施了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一般情况下,就会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无论行为人制造毒品的数量是多少,只要其实施了制造毒品的行为,就构成犯罪,而且是制造毒品罪。具体地来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就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定罪量刑做出了

    789 15,340
  •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 00:57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

    防卫过当也会构成犯罪,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人进行防卫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过当的前提条件。防卫过当应具

    2,46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