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酒驾免于刑事处罚标准
酒驾免于刑事处罚标准

酒驾免于刑事处罚标准

2024-05-26 17
普法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八种常见犯罪的量刑,出台了指导意见。其中受到关注的是,这份量刑意见对什么样的醉驾属于“轻微”程度,提出了这样的表述: 危险驾驶罪 1.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可以在一个月至二个月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危险驾驶行为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所以消息一出,不少媒体就将其贯以“醉驾不再一律入刑”的标题,进行传播。一时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争论。 变化醉驾情节显著轻微不予定罪 我们知道,“醉驾入刑”是2024年的“刑法修正案”增加进来的,是“危险驾驶罪”的一部分。从法律条文来看,危险驾驶罪有二种情况。一种叫做“追逐竞驶”,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醉酒驾驶”,并且请注意,法律对“醉酒驾驶”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简单粗暴地来说,只要“醉驾”,就要入刑。 只要您还时不时地出门应酬,都应该在这几年里,切身感受到了这一法律条款的威慑力。不管是政府官员、社会名流还是普通老百姓,交警查酒驾让你吹气,发现所吹气体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了80毫克/100毫升,就立即抽血复检;确定还是超标时,就予以刑事立案,入刑没商量。艺人高晓松还成了北京醉驾入刑的第一人。“醉酒一律入刑”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样传开的。 而此次最高法出台的指导意见则明确: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根据规定,最高法要求各高级人民法院在辖区内指定1-2个中级法院、2-4个基层法院开展试点。试点工作从今年5月至10月,为期半年。根据试点情况,将适时在全国法院推行。 从获取的《量刑指导意见(二)》中了解到,最高法于2024年4月决定开展扩大量刑规范化范围试点,将危险驾驶罪等8个罪名的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缓刑纳入规范范围,并指定天津、辽宁、福建、海南、湖北、广西、云南、陕西等八个高级人民法院开展第一批试点,同时指定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就罚金刑开展试点。此次出台的《量刑指导意见(二)》,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要对“醉酒一律入刑”进行松绑了? 那么,这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尽管是试点、试行,但是否意味着要对“醉酒一律入刑”进行松绑?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昌松认为,这正是这次最高法院出台指导意见的意图所在。比如一个人虽然达到了“醉驾”的标准,可现在倒好,根据他的醉酒程度、机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等等,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予定罪处罚”。 刘昌松:我认为它已经僭越了立法所规定的范畴,不应该越权,现在是在创制法律了,应把刑法的醉酒驾驶入刑这个条款进行修正和调整。 但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则持不同看法。在他看来,最高法院这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是对既有法律规定的重申,也可以被看做是对“醉驾一律入刑”这样的认知和做法进行纠偏。“醉驾一律入刑”的概括本来就不够准确和权威,现在又何来“醉驾不再一律入刑”一说呢? 阮齐林:醉驾一律入刑,这个说法本身就不是权威、不准确,不能代表法院的官方的立场。并不表明最高法院在危险驾驶罪上,态度上有什么转变。只是当时是新法出台,可能各地执行得比较严格一些。另外,考虑到这个标准不好掌握,怕出现选择性的执法,所以一时也出现了只要抓到醉驾就定罪的状况。 按照阮齐林教授的观点,将规范醉驾量刑解读为醉驾入刑松动并不准确,指导意见只是规范,并没有松动。公众不必担忧,一些驾驶人也不必窃喜。对醉驾量刑的细化和规范,是根据现实情况和既往案例做出的科学修正,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积极意义,也是法制人性化的一种体现。同样是来自学界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宗玉也强调,新的指导意见实质是在惩戒尺度上的微调。 王宗玉:这次最高法院之所以修正了量刑指导意见,也就是说,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不构成犯罪的,这也是全面考虑了刑法总则的规定,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罪刑相适应,有多大的犯罪行为,适用多大的刑法。 4月29号凌晨1点左右,演员刘朔驾车途中碰撞到钢制护栏端头上,造成车辆严重损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查,刘朔属于醉酒后驾驶。 不光在是否松绑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解读,对于这份“指导意见”的法律效力,不同专家也持不同的看法。细心的朋友应该注意到,这次最高法院发布的是所谓的“指导意见”。刘昌松认为,“指导意见”不具备“司法解释”的效力;而王宗玉则直接表示,“指导意见”就可以看作是“司法解释”,各级法院需要照章执行。 新指导意见何时会影响到每个人? 阮齐林告诉记者,在执行层面上,依旧存在诸多可预见的障碍因素。首先是,“轻微”醉驾的客观标准还未落地,其次是,由于司法审判存在惯性,在全国范围内、在短期时间里,醉驾定罪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一个最严峻的挑战,你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呢。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去甄别,什么情况下定罪,什么情况下不定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标准没有搞清楚的话,它是不能轻易使用的,最后在效果上呢,还是跟过去差不多,一般都要定罪。 我们也了解到,其实对于醉驾情节轻微免刑事处罚,各地方已经行动起来了。2024年1月,浙江、上海、江苏先后出台了关于醉驾案件办理的最新规定。随后,重庆也采取跟进措施。新规中明确,惩治“醉驾”犯罪,部分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比如,您喝醉酒了,在公共停车场挪个车位,那绝对是妥妥的,构不成犯罪。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和缓刑哪个轻,能免于刑事处罚吗?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和缓刑哪个轻,能免于刑事处罚吗?

    一、醉驾新政规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醉驾案件情节轻微或者显著轻微的,主要涉及以下六种情形: 1、挪动车位型。该类型的被告人驾驶车辆的目的并非在道路上行驶,而是为了挪动车位。被告人由他人驾车送回小区停车场,因他人未将车位泊好,被告人

    2024-05-29 34
  • 酒驾6种免于刑事处罚规定都有什么?
    酒驾6种免于刑事处罚规定都有什么?

    和朋友在一起喝多了酒,酒驾6种免于刑事处罚的规定是挪动车位型、救治病人型、睡觉休息型、隔时醉驾型、尚未驶出型、被醉驾追尾型。

    2024-05-28 22
  • 救人酒驾能否免于处罚
    救人酒驾能否免于处罚

    救人酒驾不能免于处罚。酒驾为了救人,法官会考虑对行为人从轻处罚。法律虽然没有规定为了救人而醉驾可以从轻处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考虑这一情节从而对行为人从轻处罚的,但是不会不处罚。

    2020-11-12 25
专业问答更多>>
  • 酒驾免于刑事责任的情况是醉驾撞死人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指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的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当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

    2022-06-30 15,340
  • 醉驾酒精量140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

    醉驾酒精量低于140也是达不到要求的,只要被认定为醉驾,那么就会处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拘役,如果造成严重的事故,那么还会按交通肇事罪来进行判决,并终身禁驾,这都是有规定的。

    2023-08-17 15,340
  • 我想问一下,关于酒驾6种免于刑事处罚

    其中六类醉酒驾车情形属于情节比较轻微,可以免除刑事处罚:挪动车位型、救治病人型、睡觉休息型、隔时醉驾型、尚未驶出型、被醉驾追尾型。

    2024-09-23 15,340
  • 醉驾法院免于刑事处罚判决书是啥,能否免于刑事处罚?

    “醉驾入刑”是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增加进来的,是“危险驾驶罪”的一部分。从法律条文来看,危险驾驶罪有二种情况。一种叫做“追逐竞驶”,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醉酒驾驶”,并且请注意,法律对“醉

    2022-08-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摩托车酒驾的处罚标准 00:59
    摩托车酒驾的处罚标准

    摩托车酒驾,也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摩托车,当时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则会被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行为人需要接受拘役的处罚,同时需要缴纳

    4,023 15,340
  • 顶包酒驾怎么处罚标准 00:43
    顶包酒驾怎么处罚标准

    所谓的“顶包”酒驾,就是行为人在因酒驾被公安机关查处的过程中,请他人来替自己承担罪责,从而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作为顶替人,可能单独构成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作为酒驾的驾驶员,如果酒后驾车达到醉驾标准的,则可能构成危险

    3,419 15,340
  • 酒驾处罚标准要被拘留吗 01:07
    酒驾处罚标准要被拘留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酒驾的处罚标准,一般是行政罚款,以及针对行为人驾驶证的处罚。换句话说,酒驾的行为人,不一定会被行政拘留。只有满足特殊的情况,酒驾行为人才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这主要针对的是二次酒驾的行为,以及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情形

    1,38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