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实习期间不想干了能直接走吗,怎么规定
实习期间不想干了能直接走吗,怎么规定

实习期间不想干了能直接走吗,怎么规定

2023-07-30 121
普法内容
可以直接走人。实习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同,但是如你走了给实习的公司造成的损失那么你还是要承担责任的。我建议你走之前做好工作交接以免给公司造成损失影响到你当然从道德层面上讲这个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扩展资料:提前熟悉即将就职单位的基本情况,给本人和聘用单位相互熟悉、了解的机会。另新手汽车驾照实习期为一年,才能上高速。实习期是指在校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以充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一段时期。它有助于学生将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或是提前熟悉即将就职单位的基本情况,给本人和聘用单位相互熟悉、了解的机会。实习期也指,想达到某种实战效果或技能,但是不太熟悉或熟练,通过实践和学习这个阶段,达成预期的目的!(各种技能实习较为常见,例如记者、驾驶员、维修员、飞行员......)实习期,一般为约定工时的3060天,但这段时间根据个人的实习情况,或单位组织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尤其像医疗行业尤为殊,一般实习期最少为半年,长的有时会超过一年半时间。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试岗期不想干了,怎么说能直接走
    试岗期不想干了,怎么说能直接走

    倘若在试用期里面想离职,只需要提前三天跟上司说明情况即可

    2020-12-30 1,094
  • 实习期间签了合同不想干了会怎么样?
    实习期间签了合同不想干了会怎么样?

    实习期间签了合同不想干了可能会承担违约金的责任。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当事人签的实习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当然,如

    2023-06-02 39
  • 实习期直接走人后果有哪些
    实习期直接走人后果有哪些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没有提前3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不办离职就直接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2020-01-16 873
专业问答更多>>
  • 工伤后不想干了, 可以直接走吗

    可以的,只要解除劳动合同就可以,没有时间限制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

    2022-03-04 15,340
  • 实习生签了实习协议可以直接走人吗?

    可以协商解除协议,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022-10-22 15,340
  • 劳动合同签了不去上班,不想干了,能直接走吗?

    不能直接走人,否则的话,你就违约了,如果是因为你的违约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公司可以要求你进行一定的赔偿的; 一、如果你是在试用期,你可以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如果过了试用期,你可以提

    2022-08-14 15,340
  • 干了28天不干了!直接走了!钱能要到吗

    你属于试用期主动离职吗?工资结算方式是日结还是月结?你付出了有权利主张这些天的工资。

    2023-06-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2,837 15,340
  • 实习期驾驶证扣分新规定是怎么规定的 01:04
    实习期驾驶证扣分新规定是怎么规定的

    实习期驾驶证扣分新规定为,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记满12分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被注销的驾驶资格不属于最高准驾车型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注销其最高准驾车型驾驶资格。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

    1,284 15,340
  • 签了劳动合同直接走人会怎么样 01:12
    签了劳动合同直接走人会怎么样

    签了劳动合同就意味着,劳动合同要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没有通知用人单位直接走人,劳动者造成单位损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

    3,256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