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管制刀具可以随身携带吗
非管制刀具可以随身携带吗

非管制刀具可以随身携带吗

2020-06-12 1,135
普法内容
可以的,不过在地铁,火车,飞机,等公共运输工具上是不可以携带的.还有许多其他有要求的场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九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第四十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第四十一条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随身携带刀具参与扒窃,随身携带的物品是扒窃吗?
    随身携带刀具参与扒窃,随身携带的物品是扒窃吗?

    扒窃: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公共场所直接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一般都是采取刀割或者“手夹”的方式,偷偷掏取他人衣服口袋或包内的钱财或物品。“扒窃”在行为特征上,相对于其他盗窃的窃取行为,扒窃有着自己特殊的窃取模式;因此,在成立犯罪的标准上,只

    2024-06-25 25
  • 携带管制刀具拘留出来要身份证吗?
  • 涉嫌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后果
    涉嫌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后果

    根据2006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2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5天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如果非法携带这些管制器具进入

    2024-06-15 29
专业问答更多>>
  • 想要加黑社会携带管制刀具了,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可判几年?

    私藏管制刀具不属于犯罪,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一、根据《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非法制造、销售、携带和私自保存管制范围刀具的,公安机关应予取缔,没收其刀具,并按照《

    2022-07-07 15,340
  • 随身携带管制刀具怎样算案底

    1、没有刑事处罚,就没有。 2、进了派出所并不一定代表必定有案底,还需要结合当事人是否违法犯罪,是否承担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责任来综合判断。一般违法行为,比如说打架、嫖娼等,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的范

    2022-11-04 15,340
  • 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可判几年?只是携带没有其他发生

    私藏管制刀具不属于犯罪,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一、根据《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非法制造、销售、携带和私自保存管制范围刀具的,公安机关应予取缔,没收其刀具,并按照《

    2022-07-07 15,340
  • 携带管制刀具该怎样认定携带

    认定本罪,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看行为人是否出于故意,如果行为人为他人利用,确实不知情而非法携带的,就不应构成犯罪。二是应当对行为人非法携带上列物品的数量、危害大小等情节进行综合分析。如果行为人非法

    2022-08-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斧头属于管制刀具吗 00:54
    斧头属于管制刀具吗

    斧头不属于公安部规定的管制刀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刑法领域中,由于斧头作为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杀伤性武器。如果行为人携带斧头,试图伤害他人,也属于犯罪预备的行为,需要接受刑法的处罚。具体来说,这主要根据了公安部在2007年印发的《管制刀具认定

    14,799 15,340
  • 非法携带毒品怎么量刑 01:07
    非法携带毒品怎么量刑

    如果犯罪嫌疑人非法携带、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就构成了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依法判处七

    1,329 15,340
  • 保管合同可以随时解除吗 00:56
    保管合同可以随时解除吗

    对于寄存人而言,保管合同可以随时解除,但对于保管人来说,只有没有约定保管期限的保管合同,保管人才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在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任

    1,801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