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侵占宅基地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侵占宅基地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侵占宅基地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2021-01-09 149
普法内容
侵占宅基地一般适用侵权责任法。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占宅基地是属于侵犯村民财产权利的行为,所以是适用侵权责任法的,也适用土地管理法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 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侵占宅基地法律法规
    侵占宅基地法律法规

    私自占用宅基地这样处理: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

    2023-12-21 48
  • 承揽责任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纠纷适用哪些法
    承揽责任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纠纷适用哪些法

    承揽责任是适用《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编的规定的。当事人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民事权益包括下列人身和财产权益: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等。

    2021-04-10 164
  • 宅基地侵占法律依据
    宅基地侵占法律依据

    宅基地侵占法律依据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侵占他人宅基地属于违法行为。因为宅基地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组织成员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侵占他人宅基地,是侵害他人的宅基地使用权,当然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宅基地只是一种使用权,所有权归村集体

    2023-05-24 29
专业问答更多>>
  • 非法占用宅基地算不算侵权

    农村村民未经批准非法占有土地建住宅的,属于宅基地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农民获得宅基地规定了基本条件,并且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履行必要的手续。根据土地管理

    2023-12-20 15,340
  • 宅基地被侵占不还有责任吗

    宅基地是专供农民朋友建房使用的土地,是农民住房权益的基本保障,目前国家也在不断推动农村的宅基地改革,通过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保障农民朋友的宅基地权益,同时通过宅基地“三权分置”让农民朋友将宅基地更加灵活

    2023-07-31 15,340
  • 宅基地侵权责任有哪些?

    若行为人对他人的宅基地作出了侵权薪给,则是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的。侵权人需要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消除影响等。对于赔偿,侵权双方可以互相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进行判决。

    2022-06-24 15,340
  • 承揽责任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侵权责任法不适用于承包责任,可适用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内容。侵犯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利益权、担

    2021-11-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侵权责任是什么意思 01:14
    侵权责任是什么意思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对于一般的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为人实施了非法行为。 二、存在损害事实,即在客观上造成他人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害。 三、非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

    3,822 15,340
  • 宅基地漏登记谁的责任 00:51
    宅基地漏登记谁的责任

    宅基地漏登记谁的责任,要看漏登记的原因在于哪一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凡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承包地应由村、组调查解决后再确权登记。对矛盾纠纷较大,暂不能解决的,划定争议区,查清争议区的位置、面积、形成原因,并登记造册,记录在案,待化解争议后再进

    1,046 15,340
  •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01:43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是指被侵权人对于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终止; 2、排除妨碍,该方式主要适用于物权,特别是相邻权受到侵害的场合; 3、消除危险,是指

    1,223 15,340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