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我国刑法上没有传销罪,只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集资诈骗罪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相比,从刑罚上来说,集资诈骗罪更严重。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最低刑罚为拘役,最高法定刑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而集资诈骗罪的最低量刑为三年有期徒刑,最高量刑为无期
集资诈骗兼传销数罪并罚。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本罪罪状的表述,有人认为颠倒了行为目的与行为手段,易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混淆,因为这二罪都是以欺诈方式进行的集资犯罪,故宜表述为“以集资的方法进行诈骗”为妥。两种表述均成立,因为本罪的预备和着手须以诈骗方法开始而
(一)理解二罪之间主观目的的差异,首先要排除错误观念:只有欺诈罪才有欺诈性。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集资诈骗罪同样具有诈骗罪的重要特征——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者的目的
根据现有的刑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释,集资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达到骗取集资款的目的。其“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
传销不是非法集资,有很多传销是以传销形式进行的非法集资,而非法集资则是这类传销的隐形目的,可怕的是,目前二者正呈现一种融合性的趋势,对社会的危害也成几何倍数增加,传销和非法集资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在民间借贷活动中,一些人借款人根本没有还款的能力,也没有还款的主观意愿,但是为了达到非法占有集资款项的目的,虚构一些事实,以借贷的形式,向不特定多数人借入款项,然后将借入的款项非法转移或者挥霍,这种行
单位犯诈骗罪,员工是否要承担责任,不能够一概而论。员工是否定罪以及如何定罪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员工是否有实际参与犯罪的行为、对于单位的犯罪行为员工是否明知这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应当考虑员工在单位中的工作性质是否与单位从事犯罪存在关联性。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国家财产构成犯罪的,应该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最高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