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定罪量刑是怎么样的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定罪量刑是怎么样的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定罪量刑是怎么样的

2020-07-11 106
普法内容
构成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的,相应的定罪量刑规定为: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故意销毁会计凭证是指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怎样处罚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
    怎样处罚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的处罚规定是:故意销毁会计凭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2020-09-07 416
  • 什么叫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的刑法条文
    什么叫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的刑法条文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的定罪标准是:行为人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情节严重的,可认定为构成该罪。一般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0-12-20 140
  • 中国会计中如何认定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
    中国会计中如何认定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

    中国对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规定了以下立案标准: (一)依法应当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而隐匿、故意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二)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

    2020-09-28 147
专业问答更多>>
  •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量刑标准?,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量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一般情节轻微或危害不大的隐匿、故意

    2023-08-08 15,340
  •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是不是刑法明确规定的?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判刑规定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本罪属于情节犯,只有那些情节

    2023-02-04 15,340
  •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有刑事责任吗?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是指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2023-09-10 15,340
  •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判刑规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判刑规定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本罪属于情节犯,只有那些情节

    2023-08-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量刑定罪什么意思 00:58
    量刑定罪什么意思

    定罪一般是指,据犯罪的构成要件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量刑,又叫作刑罚裁量,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定罪量刑时的参考依据是:1、根据基本犯罪

    1,650 15,340
  • 毁坏财物罪量刑标准 00:50
    毁坏财物罪量刑标准

    毁坏财物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如果毁坏财物的价值达到数额巨大的,对犯罪分子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080 15,340
  •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01:10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主要有: 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

    1,34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