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企业合并后税务如何处理
企业合并后税务如何处理

企业合并后税务如何处理

2020-03-01 234
普法内容
公司合并后的税务事项一般按如下规则处理:若该公司需要清算合并所得的财产,用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亏损的余额,来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吸收合并后原企业业务怎么处理
    吸收合并后原企业业务怎么处理

    公司吸收合并:是公司合并的一种形式,即公司兼并,一个公司主体接纳一个或一个以上公司加入本公司,加入方解散并取消原法人资格,接纳方存续。与公司新设合并不同,公司新设合并是公司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公司合并成立一个新公司,原合并各方解散,取消原法人

    2020-09-07 628
  • 国地税合并后对外来企业如何加强税源管理
    国地税合并后对外来企业如何加强税源管理

    国地税合并后对外来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强化征管制度建设;以税收管理员制度为抓手,对税源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征管数据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税收分析及预测工作的方式加强税源管理。

    2023-12-05 76
  • 企业并购如何整合财务?
    企业并购如何整合财务?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问题可以采取下列办法予以解决: 1、规范并购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2、明确企业并购的战略目标,指定完善的整合方案; 3、并购后的财务管理采取整体性和实用性,且整合过程中要注意文化的融合等其他办法。

    2020-10-22 28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处理两个公司合并后的企业债务?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六十七条规定,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因此,两个公司合并成为一个公司的,对于两个公司合并前的债务,由合并后的公司承担。

    2023-07-26 15,340
  • 股权重组后企业的税务处理如何处理

    重组是指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者)或股东持有的股份发生变更。股权重组主要包括和增资扩股两种形式。股权转让是指企业的股东将其拥有的股权或股份,部分或全部转让给他人。增资扩股是指企业向社会募集股份、发行股票、

    2022-09-03 15,340
  • 孕妇被合并企业如何处理

    1企业合并,原先的劳动关系理应继续履行. 2如果以劳动法的提出不胜任理由来解除劳动合同,则单位需要履行调整岗位和进行培训的义务,否则不能以该理由直接解除. 3即使不能胜任成立,但现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2022-01-27 15,340
  • 企业合并后,原企业的一部分权利和义务被两个企业吸收后,如何处理

    如果只是企业的一部分被其他企业吸收,这是合同承受的根本前提,在单务合同中1、合同承受,或者仅享有权利。所谓合同承受。企业合并后。合同承受的效力是指原合同当事人的一切债权债务关系由第三人承担,全部由合并

    2022-03-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伙人企业如何纳税 01:20
    合伙人企业如何纳税

    根据相关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纳税方式如下: 合伙企业里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已经约定好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合伙协议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清楚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

    7,835 15,340
  • 上市公司如何并购企业 01:14
    上市公司如何并购企业

    上市公司并购企业流程如下: 1、确定并购对象,初步协商并购方案。 2、对并购对象展开尽职调查和资产评估,确定并购对象的股权、资产价值。如果并购对象为国有企业,并购行为通常需要经过其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 3、签订并购协议,约定具体并购

    2,723 15,340
  •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01:10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来处罚偷税漏税的企业。国家也明确给出了相关法律处罚条件以及管理办法,如果纳税人采取了欺骗的手段来谎报纳税税额或者是规避税额的申报等不正当手段,导致逃避纳税款数额占应

    1,790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