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2020-09-26 84
普法内容
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会按下列标准追究相应的责任: 1、犯非法持有弹药罪的,一般会追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责任; 2、具有严重犯罪情节的,依法会追究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具备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即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弹药的行为。

    2024-05-30 30
  • 盗窃弹药罪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盗窃弹药罪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盗窃弹药罪刑事责任的追究: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5-04 203
  • 如何确定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如何确定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符合下列条件即可确定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1、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包括公共安全,以及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

    2024-05-16 17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追究非法储存弹药罪

    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刑事责任的追究: 1、犯非法储存弹药罪既遂的,一般追究其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2、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则应追究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刑事责任; 3、单

    2023-08-26 15,340
  • 多少弹药构成非法持有罪?

    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或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或手榴弹一枚以上就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的罪名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

    2023-11-22 15,340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199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

    2022-11-02 15,340
  • 销售劣药罪构成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销售劣药罪既遂追究责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5-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01:11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是禁止任何人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的。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枪支管理的规定,私自挪用、隐藏枪支弹药,危害公共安全且拒不交出的行为。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1、行为人

    909 15,340
  • 违反消防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01:03
    违反消防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应当在整改后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6,144 15,340
  • 缔约过失责任如何追究 01:27
    缔约过失责任如何追究

    对于缔约过失责任如何承担和追究,一般按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的,双方当事人可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

    1,37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