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数次同种共同犯罪如何界定
数次同种共同犯罪如何界定

数次同种共同犯罪如何界定

2024-06-24 13
普法内容
刑法第25条规定:“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是共同犯罪”。从而以比较概括的方式表述了共同犯罪的概念。在刑法教科书上,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共同犯罪的形式归纳为:必要共同犯罪和任意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实际上除了上述的表现形式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共同犯罪的处理规则影响也很大,即数次共同犯罪和一次共同犯罪,在数次共同犯罪中又有数次同种共同犯罪和数次异种共同犯罪之分。 何为数次同种共同犯罪学界无人论及。笔者认为,所谓数次同种共同犯罪是指固定的数个犯罪人实施了两次以上性质相同的共同犯罪。这是从犯罪的次数和性质上对共同犯罪区分出的一个重要类别。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界定滥用职权的共同犯罪
    如何界定滥用职权的共同犯罪

    1、必须有正犯的实行行为; 2、必须有共同犯罪的意思,行为人知道自己在帮助他人犯罪,对于正犯的犯罪行为及其性质、法律后果及责任有基本的认识,而且希望或放任该危害结果的发生; 3、必须有帮助行为。这种帮助行为必须与正犯的实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024-06-12 10
  • 几个人共同犯罪数额如何确定
    几个人共同犯罪数额如何确定

    对于几个人共同犯罪犯罪数额的认定,争议较多,有些以分赃金额定罪处罚的;有的地是对各共犯按参与犯罪的金额定罪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020-10-13 134
  • 共同犯罪与从犯的量刑标准如何界定
    共同犯罪与从犯的量刑标准如何界定

    共同犯罪中,应这样认定对从犯的量刑:一般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作用相对较小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作用相对较大的,可以减少3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5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而犯罪集团中的从犯,作用相对小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

    2020-06-09 139
专业问答更多>>
  • 两个人共同犯罪数额怎样界定?

    根据《》第条,审理共同盗窃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对各被告人分别作出处理:(一)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二)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

    2022-04-04 15,340
  • 猥琐罪的定罪次数如何界定?

    次数的区分要根据被害人的多少、针对同一被害人的猥亵次数来酌定。 猥亵未成年人不一定是强制猥亵。但是,无论是否强制猥亵,都构成猥亵儿童罪。猥亵儿童罪,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对儿童实

    2023-06-03 15,340
  • 如何界定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

    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的认定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

    2023-11-19 15,340
  • 如何进行共同犯罪数额认定?

    有的是以分赃金额定罪处罚的,有的地是对各共犯按参与犯罪的金额定罪处罚。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共同犯罪中是否把犯罪全部数额作为各个共犯定罪量刑的依据,我国刑法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且争议较多。在司法实

    2023-09-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叫共同犯罪 01:26
    什么叫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特殊犯罪形式,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共同犯罪要求各共同犯罪的行为人有一定的意思联络,已经认识到他们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决心参加共同犯罪,

    504 15,340
  •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况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关系,所教唆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已经达到刑事责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没有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不能形成共犯关系,不构成共同犯罪, 只对教唆人

    1,125 15,340
  • 如何界定合同显失公平行为 01:14
    如何界定合同显失公平行为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显失公平是合同可撤销的事由之一。对于如何认定合同显示公平,有两个判断因素:1、主观要件: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存在一方故意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的主观恶意。也就是说,相对人在明知行为人处于危困状

    1,72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