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如何更有效地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如何更有效地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如何更有效地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023-08-08 26
普法内容
更有效地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如下:当事人申请非法证据排除可以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和法院审判阶段提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应当提供证据和线索,一般在开庭前提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庭审期间才中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n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事诉讼中如何排除非法证据
    民事诉讼中如何排除非法证据

    只要不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都可以作为有效证据。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

    2020-12-26 31
  • 公诉案件如何排除非法证据行为
    公诉案件如何排除非法证据行为

    关于办理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定: 一、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 二、经依法确认的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人民检察院

    2020-07-14 24
  • 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怎么写
    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怎么写

    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的写法如下: 1、首先需要写明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2、然后需要写明请求事项、事实与理由、相关证据及来源; 3、最后写明致送法院名称、申请人签字或盖章、申请日期。

    2020-01-03 214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更有效地排除非法证据让当事人不起诉

    刑讯逼供一直是冤案的重要原因,其危害不仅仅是暴力时身体所承受的痛苦,更大的危害在于取证后可能承受的罪名和牢狱之灾。过去,对刑讯逼供的处罚,只能以刑讯逼供罪追究办案人员的刑事责任;而且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

    2021-11-14 15,340
  •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非法证据排除

    完整的无罪推定概念包括有罪的全部举证责任自始至终由控诉方承担;被告人对于指控提出反证的责任只限于比较说服力和盖然性的程度即可,不必证明自己无罪,更不得被强迫履行举证责任;对控诉方举证责任的要求是非常严

    2022-10-21 15,340
  • 刑事诉讼法规定“非法证据排除”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

    2021-07-17 15,340
  • 如何快速排除非法证据

    1、提出申请的时机:在签收《起诉书》或开庭审理时; 2、提出申请的内容:有性地提供相应内容; 3、找个好律师:在他会见你的时候,你就把自己被刑讯这事告诉他,把可供调查的线索告诉他,让他去进行调查,有利

    2022-06-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2021年彩礼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01:05
    2021年彩礼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彩礼钱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2、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

    1,175 15,340
  • 公司法如何规定股权变更 01:26
    公司法如何规定股权变更

    公司法关于股权变更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股东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2、股权发生变更后,公司章程应当作出相应修订。 3、如果公司连续五年盈利,按公司法规定可以分配利润,但公司股东会决议不分配利润的,反对该股东会决议的股东,

    1,109 15,340
  • 非法吸收公共财产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01:07
    非法吸收公共财产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均可构成本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也即不特

    1,78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