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法典规定谁不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谁不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谁不享有继承权?

2021-04-05 84
普法内容
1、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2、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3、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不享有继承权民法新规定
    什么不享有继承权民法新规定

    有以下行为的继承人,不享有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

    2021-02-14 99
  • 民法典规定是不是谁继承谁赡养
    民法典规定是不是谁继承谁赡养

    不是的。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是否赡养和是否继承没有因果关系,在遗产继承方面,如果当事人生前立有遗嘱那就以遗嘱为准,如果没有遗嘱的,则按法定顺序来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

    2024-06-28 21
  • 谁才会享有法定继承权
    谁才会享有法定继承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4-06-17 13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强制继承哪些情形不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与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2022-12-03 15,340
  • 民法典继子女享有继承权吗,具体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继子女享有继承权,但是需要形成扶养关系。 同理,也只有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才对继父母有赡养的义务。继承权的接受,是指享有继承权的继承人参与继承、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 自继承开始,客观

    2023-08-13 15,340
  •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是否享有继承的财产

    监护人是否享有财产继承权要看以下两个各方面: 第 一、死者生前有没有留下遗嘱,如果有,那么遗嘱中是否有监护人的份额,自书遗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法定继承权了。 第 二、如果死者没有立遗嘱

    2022-11-20 15,340
  • 谁不享有继承权,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和其他继承人的不享有继承权,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不享有继承权,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不享有继承权。

    2023-10-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有哪些 01:20
    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并未直接指出房产继承这一种继承方式。民法典主要规定了法定继承以及遗嘱继承这两种继承方式。但是关于房产继承,当事人当事人可以依据以下主要的法律条文来作出判断:首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22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个人

    3,283 15,340
  •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新规 01:47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新规

    (一)“组织”也可以是受遗赠的对象。之前的法律规定,受遗赠者可以是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对于法人等组织是否可以接受遗赠并未明确。对此,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

    4,243 15,340
  •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7,026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