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不认为是共同犯罪的情况是什么
不认为是共同犯罪的情况是什么

不认为是共同犯罪的情况是什么

2020-12-02 130
普法内容
共同过失犯罪行为,即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犯,只需根据个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可。 故意加过失的情形,二人以上实施共同的危害行为,但罪过形式不同,即一人为故意犯罪,一人为过失犯罪,虽然两人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不属于共同犯罪。 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该不同的罪过内容能够决定行为性质不同。 同时犯不成立共同犯罪,所谓同时犯,即指没有共同实行犯罪的意思联络,而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实施行同一性质的犯罪行为,对此应作为单独犯罪分别论处。 实行过限的情形,所谓实行过限,即超出共同故意范围之外的犯罪行为,这部分过限不属于共犯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单方认为的共同犯罪是共同犯罪吗
    单方认为的共同犯罪是共同犯罪吗

    单方认为的共同犯罪不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单方认为的共同犯罪属于片面共犯,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不具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的要件,因此不

    2020-04-24 122
  • 贪污共同犯罪有什么情况
    贪污共同犯罪有什么情况

    贪污共同犯罪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主体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利用职务便利或者分别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相互配合、相互利用,共同实施贪污行为的; 2、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者与国家工作人员内外勾结共同实施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3、具有特

    2020-04-19 140
  • 共同犯罪人分为哪几种情况
    共同犯罪人分为哪几种情况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可以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等类型,其中主犯是共同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承担全部的罪行。

    2020-08-31 147
专业问答更多>>
  • 认定为不作为犯罪,不作为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呢?

    1、实施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不成立共同犯罪根据不同的罪过内容能够决定行为性质不同,如甲乙共同用木棍打击丙,甲出于杀人的故意,而乙仅出于伤害的故意,结果由于甲打击丙的要害部位而导致丙死亡,此时二人所有共同

    2024-08-31 15,340
  • 寻衅滋事罪什么情况下认定为共同犯罪

    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寻衅滋事共同犯罪: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了寻衅滋事的犯罪行为。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共同犯罪人在客

    2023-03-18 15,340
  • 哪些情况不构成共同犯罪,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根据上述对共同犯罪构成特征的分析,可知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二人以上

    2022-05-01 15,340
  • 单方面认为的共同犯罪是共同犯罪。

    单方面认为的共同犯罪不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单方面认为共同犯罪属于片面共犯,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一方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共同犯罪,另一方不认识到他人与自己共同犯罪,不具

    2021-12-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情况下被认为是离婚财产转移 00:43
    什么情况下被认为是离婚财产转移

    在离婚的时候,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这些行为都是属于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就是短时间内有大额资金的进出,而且对于大额资金的进出不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第二就是在离婚之前将贵重

    1,105 15,340
  • 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01:25
    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不作为犯罪,在刑法上的定义为行为人违反法律的直接规定,公民负有法定的义务但不履行的,导致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的说不作为犯罪,就是“应为、可为、却不为”,就其法律特征来说其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不作为犯罪的特征一

    1,662 15,340
  • 什么情况是肇事逃逸行为 02:04
    什么情况是肇事逃逸行为

    可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有: 1、当事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却仍然驾车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交通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交通事故现场的; 3、当事人具有酒后驾驶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擅

    1,71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