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收回债务的合法途径有哪些
收回债务的合法途径有哪些

收回债务的合法途径有哪些

2020-02-06 149
普法内容
收回债务的合法手段:催告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及时还款;根据仲裁协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作出相应的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企业追收债务都有哪些途径
    企业追收债务都有哪些途径

    企业追收债务的方式如下: 1、企业内部人员催收; 2、委托法律部门; 3、委托专业的企业商账追收机构。

    2021-03-09 152
  • 合法个人债务追讨途径有哪些
    合法个人债务追讨途径有哪些

    追讨个人债务的合法方式:由债权人催告债务人及时还债;请第三方调解;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在判决生效后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

    2020-12-06 171
  • 收回债务需要通过什么途径收回
    收回债务需要通过什么途径收回

    收回债务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收回。注意不要非法拘禁债务人,并对其施加暴力手段,以免债务没有收回而被监禁。不能与债务人协商的,应当通过诉讼或者仲裁追偿债务。由于部分民间借贷口头借款,没有借据,甚至转账也是现金,基本上没有证据证明存在借贷行为,建议

    2022-04-17 483
专业问答更多>>
  • 有哪些合法的债务追讨途径?

    有下列方式: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向法院提起诉讼;判决后要求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216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

    2023-03-20 15,340
  • 债务的途径有哪些? 最新债务法法规规定

    首先确保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约定的还款之日起计算。准备好起诉状、借条、催款通知等相关证据,向债务人所在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立案后,交纳诉讼费用,等待开庭。有条件的还可以调查对方的

    2023-10-13 15,340
  • 个人债务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讨回

    个人债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回: 1、协商方式:如果他人欠钱不还的,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可以协商分期还款等。该种方式比较便捷,但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保障。 2、诉讼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债权人

    2023-07-20 15,340
  • 债务人失踪后可以哪些途径找回债权?

    债务人失踪后讨回债务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债务人失踪不到三年的:可以申请延长诉讼时效,并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二)债务人失踪三年以上的:可以申请宣告失踪。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或者关系密切

    2023-08-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01:27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

    7,227 15,340
  •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00:5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如下: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大及其常委会

    14,245 15,340
  •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处理途径有哪些 01:48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处理途径有哪些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

    1,938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