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28条,刑事和解的程序,一般分为和解的提出与受理、和解准备、和解陈述与协商、签订和解协议、审查生效等阶段。具体流程如下:1、刑事和解的提案可由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各自的诉讼代理人或办案机关提出。经办案机关审查,符合刑事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结束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刑事判决或裁定,被告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提起
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条件具体如下: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等相关人员和组织带来的损害,并且通过积极赔偿等方式表现出来; 2、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谅解是
根据刑事诉讼法如下规定: 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
1.刑事和解的条件:加害人的有罪答辩;自愿,包括被害人和加害人双方自愿。 2.适用对象与范围:适用对象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的过失犯、偶犯、初犯。适用范围限定在轻罪案件,即可能判处三
犯罪嫌疑人须认罪;和解出于双方自愿;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条件。 刑事和解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犯罪嫌疑人(加害人)须认罪。即需要作有罪答辩。这是刑事和解程序的首要条件,也是双方疏通情感阻滞的渠道,
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包括: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的; 2、犯罪人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 3、案件需符合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
缓刑,主要是针对触犯刑法,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人,先宣告定罪,暂时不执行判处的刑罚。 缓刑适用条件有:针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犯罪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宣告缓刑,对于犯罪人中有未满18周岁、正
提存的适用条件是: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有: 1、签订劳动合同所依照的法律已修改,导致原来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法全面履行,需作修改的; 2、用人单位经主管部门批准转产,因生产方向的变化,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一些条款与发展变化的情况不相适应时,需作出相应修改的; 3、